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围产期奶牛:动用体膘产奶,出于无奈!!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31 16:28:33   |    分享    加入收藏
昨天小编和大家大概介绍了下牛奶主要成分的形成过程,很多人还是有点蒙圈。
其实简单说,进入瘤胃的饲料,通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
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等。
 
乳脂主要来自粗饲料中纤维发酵产生的乙酸;
乳糖主要来自于瘤胃精料中淀粉和糖发酵产生的丙酸;
乳蛋白则主要来自于瘤胃中形成的微生物蛋白。
 
也就是说,牛奶实际上就是奶牛瘤胃发酵的一种产物。
 
不知道这种解释,您的了解稍微清晰了点没有。
 
那既然牛奶是瘤胃饲料发酵的产物,那管理奶牛就相当于管理一个发酵罐。那怎么才能让它发酵?
 
有三个方面的要素:
1、底物:即粗饲料和精饲料
2、菌种: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等
3、发酵条件:温度、pH值
 
就像我们酿酒一样,需要发酵罐、发酵底物和发酵条件,但瘤胃的发酵更为复杂。如果检测牛奶后发现指标不合格,那一定是三个要素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我们一直在强调,养好奶牛的“一个中心”在于瘤胃功能的稳定,
 
两个基本点包括对围产期的管理和犊牛的管理。第一个基本点是抓好围产期,这是保证产量的根本;第二个基本点是犊牛的管理,这关系到牧场未来的发展。过去传统的饲养模式压根不重视对犊牛和后备牛的培育,很多牧场的牛都矮矮的,肚子很大,这就说明没有培育好,以后的产量从何谈起。
 
今天主要来谈谈围产期奶牛的管理。
 
现在很多奶牛场经常讨论的关键词就是“不挣钱”,为什么不挣钱?主要是奶价太低,那是不是提高奶价了经营者的收入就上去了,表面上是这样,但这还不是根本,产奶量如果能提高一吨,这带来的利润远比奶价提高一毛要实际得多。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挣钱关键还是我们的生产水平太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有没有仔细考虑过,为什么奶牛给你的印象是一直能产奶的动物?
 
奶牛之所以产奶,是因为她生下牛了,为什么会生小牛?因为她怀孕了。奶牛为什么会怀孕?因为人工授精。那怎么会不断怀孕?因为她不断被人工授精。养殖场浩浩荡荡的牛群,每天在挤奶厅和牛舍来回奔波,一辈子都没见过公牛,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但是在不停生小牛,不停被挤奶。如果此时还不对围产期的它们进行精心调理和喂养,悲剧的色彩只会更加浓重。
 
尤其在产后两个月,正常的奶牛都会出现能量负平衡,兼顾持续泌乳和胃口差、寡食,此时她需要更多的采食以提供更多的营养,才能维持正常的体况。
 
奶牛身体状况下降的根源在于产前和产后采食量上不去,但她要哺育后代,不吃饭怎么干活?那只能动用自身的体膘去产奶,结果就是体况下降,到了一定程度后,奶牛为了保命,只能减少产奶,泌乳高峰期也维持不住。因此,产奶量很难上去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要在产前四周就开始对围产期奶牛进行管理,这个时段也是瘤胃酸中毒的高发时期,主要原因是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超过了瘤胃乳头的吸收能力,因此在瘤胃内大量蓄积的VFA,也就造成酸中毒。
 
一般,亚临床的瘤胃酸中毒是由VFA造成的,而不是乳酸,临床性的酸中毒才是乳酸造成,但此时只说明牛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随时会出现问题。
 
奶牛瘤胃黏膜的发展是由规律的。泌乳高峰期时,日粮的饲喂量和能量都比较高,假设此时瘤胃产生的VFA为100%,那么干奶期产生的VFA只有30%,只需要30%的瘤胃吸收面,所以到泌乳后期,瘤胃乳头开始逐渐萎缩。所以要想产犊后能产更多奶,必须在产犊前开始过渡,提前把瘤胃乳头发育起来,等到产犊后随着奶牛采食量的增加(发酵底物),VFA产量增加,瘤胃黏膜吸收量也会增加,生产的牛奶也会增加。如果此时瘤胃乳头没有发育好,那么发酵产生的VFA就会在瘤胃蓄积,也就容易引起酸中毒。
 
因此,做好围产期管理非常重要。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