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产业也需要“工匠精神”?
牛奶作为一种快速消费的农产品,和弘扬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还能挂上钩?对于很多人,骨子里并不买账二者的对等。
然而,像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2017博鳌亚洲论坛说到的那样,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价值观,是对质量的追求,奶业的“工匠精神”更具有极端性,它直接决定着牛奶的安全和品质。
既然“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品质,如何转换观念,把以往对数量的追求,转变成对质量的追求呢?这也是我们众多养殖者需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当前奶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真正摆脱三聚氰胺事件的“遗毒”,怎样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国产奶,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便成了保障奶业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无疑,养殖者需要秉承的“工匠精神”便是如何从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上养好牛。
乳房炎、蹄病、繁殖疾病一直是困扰奶牛健康的三大疾病,前面小编也和大家说过,很多真实的奶牛养殖场卫生条件差强人意,圈舍地面粪尿堆积成山,简直迈不开腿,空气中刺鼻的氨气、硫化氢堪比PM2.5对人的荼毒,“脏、乱、差”俨然成了众多养殖场的代名词。然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喝下手中杯子里的最后一滴奶,想想那样的画面便觉意兴阑珊。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乳房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病因:第一、病原菌侵入:主要的病原菌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支原体等;第二、环境因素:牛舍脏乱、运动场内粪便长期不清除、排水不良,挤奶机不清洗或消毒不彻底等均可诱发该病。夏季一般是乳房炎的高发期, 除由于天气炎热造成的奶牛应激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就是为了降温所造成的环境潮湿和污染。第三、牛体状况:当牛体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时,牛乳中免疫球蛋白也呈现降低趋势,导致乳腺易感性增强。
那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好防控措施呢?
①搞好牛场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牛场内积水、粪便,定期更换牛床用垫草, 每周至少喷撒一次环境改良剂--“护舍宝”,加强保温,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的同时保持牛舍内干燥洁净, 确保牛体清洁卫生,为奶牛生长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②改善奶牛生理机能
保证全价的日粮补给,完善青绿饲料供给,按奶定料、按牛给料。高产奶牛的日粮配制中,注意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E等改善奶牛营养抗病能力,减少感染乳房炎的可能。同时,注意日常护理,定期去角、驱赶打斗牛群等。
③ 注意奶牛乳房的护理
注意护理奶牛乳房, 产后的2-3个月, 控制挤奶次数每日3-4 次。分娩前, 避免乳房过度膨胀,建议适量控制多汁饲料的补给。分娩后, 避免乳房过度膨胀, 酌情增加挤奶次数。
④ 形成科学合理的挤奶习惯
准备挤奶前, 用消毒的毛巾擦拭乳房, 动作力求轻柔, 刺激垂体生成催产素, 有利于乳汁排出。挤奶期间, 注意乳房护理,禁止过度挤压乳房。使用挤奶器挤奶, 做好挤奶器清洗消毒, 保证挤奶器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奶杯内胎, 不要过快抽奶, 尽量不跑空机。准备挤奶之前, 最好人工挤掉第一滴奶。每次挤完后, 再人工挤一下乳房根部。确保每次挤奶完毕后, 乳房内存奶量不超过0.2 kg。
⑤ 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病患奶牛
首先, 调查乳房炎的诱因, 治疗引起乳房炎的病症。如口蹄疫、结核病、乳头外伤、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流行热等等, 均可诱发乳房炎。其次, 对出现的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