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养羊提高采食量的最佳方法
养殖的效益就在于饲养的畜牧本身,掌握育肥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养殖效益,随着养羊业的发展,传统的饲养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放牧习惯,发展舍饲或半舍饲养羊,由过去的数量型养羊转变成质量型和效益型养羊,走规模化、生态型的饲养道路。舍饲养羊有利于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养羊的效益;有利于秸秆过腹还田,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增加粮食生产,减少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羊转入舍饲后生产成本有所提高,因此,必须切实掌握舍饲肉羊育肥的原则与方法,才能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借鉴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肉羊的品种特点和饲料特点,依据本公司14年的饲料生产销售经验及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的科研成果精心研制出一种肉羊专用保健型预混料--“优加星-Y”。在舍饲养羊过程中,可在精料中按照1%或4%比例添加“优加星-Y”系列产品,均匀混合。
该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作用:
①营养均衡,促进肉羊快速生长:“优加星-Y”系列产品(包括1%育肥羊用混合预混料和4%育肥羊用混合饲料)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由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具有特定作用的功能成分及载体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组成,能为肉羊提供较为全面均衡的营养元素,且各营养元素之间相互补充,弥补和完善了常规日粮中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的情况,能有效地提高羊只生长速度,加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调节机体对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促进肌肉生长、骨骼发育和脂肪沉积,达到改善肉品质和毛色的目的,同时通过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代谢病、贫血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
②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在肉羊日粮中添加活性益生菌可通过刺激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增加纤维素酶的产量提高纤维素消化率,不仅能够稳定瘤胃pH值,达到改善瘤胃内环境的作用,同时通过微生物菌群促进对饲料纤维和淀粉的消化,还能使肉羊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而提高干物质采食量(DMI),改善肉羊的生产性能。另外,还能降低肉羊直肠温度,减缓热应激,提高肉羊体况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③防霉和抗氧化作用:霉菌毒素通过食物链污染饲料,被污染饲料的质量和适口性都会降低,其营养成分被霉菌消耗利用,且常常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霉臭”气味,从而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并导致摄取量减少。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引起霉菌毒素急性或慢性中毒,导致机体免疫机能和抵抗力下降、易感性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而“优加星-Y”系列产品添加了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和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饲料中微量活性组分的氧化变质,有效吸附霉菌毒素,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进而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同时还能减少霉菌毒素引起的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繁殖障碍和对肝脏等内脏器官的氧化损伤等,改善羊只的健康状况。
另外,还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提高舍饲羊的采食量。
1、精饲料与饲草合理搭配
舍饲羊的食欲一般较差,因此,在生产中应选择和调制适口性好、多样化、易消化的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和均衡,以满足羊只生长发育、繁殖、增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2、饲喂时先粗后精
若没有条件或没有必要对粗饲料进行粉碎、制粒等情况下,生产中应先把青草、作物秸秆、青干草等粗饲料铡短至1-2厘米长再喂羊,等羊吃完粗饲料后再喂给精饲料。这样可促进羊只多采食。
3、更换草料时应逐渐过渡
羊对饲草、饲料都有一定的适应期,骤然更换草料会打乱羊的采食习惯,轻则羊只不安,采食减少,重者消化机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甚至死亡。因此在生产中更换草料时应逐渐过渡,不可骤变。
4、适当投喂青绿多汁饲料
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的牧草、青绿饲料作物、细枝嫩叶、块根块茎、瓜类等青绿多汁饲料,其水分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种类多、含量大,无机盐含量丰富且比例适当,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适口性好,羊只喜食,是羊很好的保健饲料。经常投喂能扩充羊胃的容积,提高羊的食欲。
5、让羊饮足水
羊的瘤胃是一个大发酵罐,瘤胃内容物含水量为84-94%,羊只吃进的饲草、饲料只有在足够多的水分浸泡下才能与瘤胃内的厌氧性纤毛虫、细菌和真菌等进行充分混合而被分解消化。若饮水不足,会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对饲草饲料的消化,从而反馈性地降低羊的采食量。
6、加强羊只运动
舍饲羊的运动量较放牧情况下少。而羊运动量不足,不仅会造成羊的采食量减少,还会造成羊的体质较弱,易患呼吸系统及肢蹄疾病等。舍饲条件下为促进羊只的运动,应设置足够大的运动场。运动场可设为环形,除让羊自由运动外,每天还应定时定量地轰赶羊群,以强迫其运动。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