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围产期奶牛生理代谢变化及营养需要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10 17:22:19   |    分享    加入收藏
奶牛在围产期(分娩前后3周)经历妊娠、分娩、开始泌乳和日粮结构由高粗向高精转变等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变化过程,从而遭受一系列应激,同时机体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致使此阶段是奶牛疾病的高发阶段,因此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牧场的养殖效益。
1、奶牛在围产期的生理代谢变化
1.1 内分泌变化
奶牛在围产期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这个重要过程,进入妊娠末期,奶牛的内分泌状态发生巨大改变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变化,从而为分娩和泌乳做好准备。高水平的孕酮有利于维持奶牛的妊娠,在妊娠250d之内最高浓度可达到8ng/mL,而在分娩前1d可降到几乎无法检出的水平,从而刺激泌乳。在妊娠早期血浆雌激素(主要是胎盘分泌的雌酮)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妊娠中期上升至300pg/mL,并持续至妊娠第240天,在分娩前一周,血浆雌激素浓度上升达到2000pg/mL,临近分娩时浓度又迅速提高,可高达4000-6000pg/mL,雌激素分泌增加可抑制奶牛食欲而降低干物质摄入量(DMI),但在分娩后会立即下降。
1.2 瘤胃功能变化
反刍动物无法直接利用单糖,而是靠瘤胃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VFA)供能,但这些VFA的产量和比例决定于日粮结构和组成、瘤胃pH以及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入干奶期,奶牛日粮结构变为以粗饲料为主,能量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高,易消化淀粉的比例减少,造成瘤胃内产乳酸菌(如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减少,乳酸生产量急剧减少,进而导致分解乳酸为VFA的菌群数量减少,此时刺激瘤胃乳头状突起生长的主要物质丙酸合成就减少,最终导致瘤胃乳头状突起的萎缩和瘤胃黏膜对VFA的吸收能力下降,在干奶后一个月内瘤胃吸收面积丧失高达50%。此外,高纤维含量的日粮增加了瘤胃内纤维消化菌的数量,但同时也促进了甲烷产生菌的生长,导致瘤胃内能量的流失,降低了日粮能量利用率。
 
1.3 能量代谢变化
妊娠后期胚胎快速生长引起母牛腹部机械增压而压迫瘤胃,加之生理激素改变抑制食欲和日粮更换突然改变瘤胃微生态平衡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奶牛在围产期的DMI急剧下降,而由于妊娠后期胎儿的迅速生长和分娩后的泌乳需要,机体对能量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奶牛出现严重能量负平衡(NEB),这是一种营养应激。在围产期,奶牛DMI逐渐下降,尤其是分娩前一周,DMI可急剧下降30%(从占体重的2%可降到1.4%)。而分娩后开始泌乳,乳中的乳糖是由葡萄糖转化而来(每产乳20kg就需要1.24kg葡萄糖),而约有50%的葡萄糖是来自丙酸在肝脏中异生,而此时DMI摄入严重不足(在产后10-14周,DMI才能到达高峰),为此,围产期奶牛需动员体脂来弥补机体的能量负平衡。
1.4 血钙变化
在妊娠期,奶牛体内钙的输出途径主要是用于胎儿生长和通过粪便排泄,每日消耗10-12g的内源钙,这些钙可通过奶牛机体自身调节弥补,无需额外补充更多的钙。但在分娩时,钙的代谢非常迅速,极易造成钙代谢失调。分娩后初乳中约含有2.3g/L的钙,10L初乳就需钙23g,相当于奶牛自身血钙储量的9倍,分娩后持续泌乳对钙的高需求必将动员机体的血钙储备,同时也会增加骨骼钙动员和肠道中钙离子吸收来弥补高钙需求。然而在分娩后,奶牛肠道吸收和骨骼钙动员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加之分娩前后日粮结构改变,瘤胃消化能力不足,再者DMI降低等因素,致使从肠道中吸收的钙难以弥补分娩和泌乳对钙的高需求,从而导致细胞外和血浆钙浓度的急剧下降而引发低血钙症。
1.5 免疫力变化
围产期奶牛历经生理和代谢等多方面应激,缺乏维持奶牛免疫系统功能的营养物质,致使奶牛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能力减弱。围产后期奶牛对外界的免疫反应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改变,包括抗体数量和浆细胞的产生减少,淋巴细胞增殖的数量减少,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降低。分娩期间,维生素A和E的浓度分别下降约38%和47%;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如孕酮、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在分娩前和期间升高。能量负平衡导致的活性氧化代谢物增多而引发不正常的氧化反应也是降低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娩前后日粮更换产生应激,使得DMI下降以及蛋白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摄入不足,进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2 围产期奶牛的营养需要
奶牛在围产期的营养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胎儿的生长主要是在妊娠后期完成,此时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但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不利于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因此围产期奶牛的日粮配制要分阶段进行,要综合考虑奶牛在各阶段的DMI、能量、蛋白、矿物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的需求,要及时调整,合理供应,以保证奶牛健康地度过围产期。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在奶牛产前15天至产后30天,可在奶牛的精料补充料中按1%的比例添加“牲命1号C”,该产品由以湖南农大的文利新教授为核心的创新团队,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根据“奶牛生殖应激综合征”和奶牛在围产期的生理特点精心研发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过瘤胃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酶制剂等,能为奶牛提供精准充足的营养,通过营养调节促进奶牛在产后机体迅速得到恢复,缓解由于繁殖应激引起的多种产后疾病。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