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牲命1号C:高效预防奶牛酮病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03 14:44:01   |    分享    加入收藏
奶牛酮病主要是由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高产奶牛的发病率更高,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奶牛食欲减退,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产奶量明显下降,如果疾病非常严重,奶牛在呼吸时会呼出带有丙酮气味的气体,奶牛的血糖明显降低。
1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
1)原发性酮病:主要是由饲喂环节不合理所致,例如饲喂的时间不规律、饲料质量较差、饲料的种类比较单一、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过低所致,这样就使得奶牛不能及时的获取身体所需的能量,进而会消耗身体内部的能量,造成身体机能失衡,此时就会发生饥饿性酮病;同时,如果奶牛每天的饲料能量非常充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标,就会使得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剩,体内产生酮体,也会产生酮病。
 
2)继发性酮病: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例如瘤胃鼓气、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炎、胃肠卡他疾病等,其他疾病的出现会造成奶牛消化环节出现问题,进而会影响能量的摄取,最终导致酮病的发生。
2 酮病的综合治疗
2.1 葡萄糖治疗
该病治疗时要坚持补充能量的原则,防止奶牛体内合成酮体,使用的注射液是葡萄糖溶液,在500-1000mL 之间,在溶液中可以加入VA、VC、VB1 等其他的营养物质、在注射营养液的同时,还要注射一定量的电解质,使得奶牛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得到平衡的状态。
2.2 木糖醇疗法
使用木糖醇进行治疗,它能有效的刺激奶牛产生较多的胰岛素,这样就会有利于奶牛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降低血液内的酮含量。同时,木糖醇还能有效的降低体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提高甘油三酯的浓度及增强天冬氨酸转氨基作用,改善酮病的临床症状。
3 奶牛酮病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干奶期饲养管理
首先,在奶牛进行生产之前,要根据它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策略,当奶牛的体重较大时,要减少营养的供应,当奶牛的体重较轻时,要加强营养的供应,饲料供应的原则就是防止奶牛出现过胖或者过瘦的情况,进而防止奶牛出现酮病。在饲料中要适当添加蛋白质,含量约为饲料总重量的16%,奶牛在进食的间歇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使机体内的能量得到一定的消耗,防止营养过剩的情况。其次,尽量对每一头奶牛做好评分工作,饲养人员在饲喂过程中,就能完成这项工作,评分的标准主要是奶牛的进食情况,奶牛的体态,奶牛的排便情况等,评分的目的就是防止饲喂环节不合理,造成奶牛营养摄入的不均衡等。
3.2 在精料中添加“牲命1号C”
科学合理的饲喂也难以保证奶牛不会生病,因此,在奶牛出现疾病之后,要积极进行护理,不仅仅是对酮病进行护理,其他的疾病也要进行护理,目的就是防止其他疾病引起酮病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要在精料中适当添加“牲命1号C”。该产品由以湖南农大的文利新教授为核心的创新团队,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根据“奶牛生殖应激综合征”和奶牛在围产期的生理特点精心研发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过瘤胃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酶制剂等,能为奶牛提供精准充足的营养,通过营养调节促进奶牛在产后机体迅速得到恢复,缓解由于繁殖应激引起的多种产后疾病。通过调节体内的激素代谢,预防酮病、骨质疏松、产后瘫痪、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发生。
3.3 定期对亚临床酮病进行检查
在饲喂的过程中,还要对奶牛的尿液、尿酮体或乳酮体进行检测,及时的进行排查,如果发现酮体含量不合理,则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诊,防止病情的加重,必要时可进行转移治疗。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