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致使奶牛蹄变形和蹄部病变的五大原因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28 08:11:52   |    分享    加入收藏
1、营养因素
日粮中的许多营养成分对于蹄部各组织的正常生长和蹄功能的维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营养成分过多或缺乏均会导致营养性代谢紊乱。而反应在蹄部则引起蹄部疾患。
 
1.1 碳水化合物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日粮组成中的含量如果比例过高,就容易引起奶牛患蹄部疾病。其中,蹄叶炎的发病率相对会较高。当大量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分解后,容易使瘤胃内的pH值降低,酸度升高,瘤胃内酸碱平衡遭到破坏而导致奶牛的代谢紊乱而引起蹄部疾病。
1.2 微量元素
① 钙、磷
日粮组成中的钙、磷比例是否恰当,是奶牛是否会导致变形蹄和蹄病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日粮中的钙、磷比例严重失调,或者长期比例失调,就容易促使奶牛出现变形蹄或者导致蹄部疾病的发生。
② 铜、锌
日粮中铜、锌含量不足导致采食后血液中铜和锌水平的降低使部分酶的活性下降导致某些氨基酸上的氧化脱氨基作用不畅,骨骼中的骨胶原稳定性和强度下降,导致骨骼异常变形和骨质疏松而引起蹄裂和蹄部溃疡。锌通过促进角蛋白的合成和成熟,有维持上皮形态和加快病蹄愈合的作用,而日粮中锌的缺乏,则导致愈合速度减慢或者终止,促进蹄病的发生和加重。
③ 碘
日粮中碘缺乏会使奶牛甲状腺缺乏而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生免疫抑制,因此导致一些黏性物质大量蓄积引起黏性水肿和机体感染,从而使蹄部皮肤病变而出现蹄部疾患。
④ 锰
碱性磷酸酶能促进骨骼基质和软骨中酸性黏多糖的合成,这些物质能促进胶原质软膏的合成,而锰可以激活碱性磷酸酶,若奶牛日粮中锰长期缺乏会导致骨畸形,从而引起蹄部疾患的发生。
⑤ 硒
日粮中硒的含量过高会导致硒中毒,从而引起奶牛蹄部疼痛和变形蹄的出现。
⑥ 维生素
日粮中维生素A、D不足或不平衡,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而诱发肢蹄病。
⑦ 纤维
日粮搭配不合理,干草在日粮中所占比例偏少而导致奶牛因摄入粗纤维不足,影响奶牛的反刍行为,从而使奶牛瘤胃的缓冲能力下降引起蹄部疾病或者变形蹄的出现。
⑧ 日粮中干物质
日粮搭配时如果干物质含量不足,会导致相应营养成分的摄入相对下降,从而导致营养供给不足,影响蹄的正常发育而出现变形蹄。
2  遗传因素
奶牛的遗传形状也是导致变形蹄和蹄病的因素之一。黑白花的蹄部性状遗传系数为0.6,且与生产性能呈高度正相关。在公牛进行留种选择的时候,肢蹄的遗传性状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于变形蹄和蹄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牛舍食槽
若食槽没有高度而地面相平或高度过低奶牛采食将头部放得过低,加重前肢的负担,导致前蹄角质损伤过度。
2)牛场长度
食槽与排粪沟之间的牛床应有足够的长度。牛床过短,后蹄容易塌在排粪沟中,粪尿对牛蹄的浸渍和腐蚀,尤其是尿中的氨,使角质的防卫机能大为降低,增加了蹄部感染的概率。
3)牛舍环境
由于夏季的雨水和开春后滑雪的雪水导致圈舍或者运动场潮湿,奶牛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使蹄质变软,在日常运动过程中容易损伤而导致病原菌的感染发炎。
4 管理因素
(1)生产中的护蹄因素
若对奶牛没有定期修蹄,或者在进行修蹄时操作不当,导致奶牛蹄部机能被破坏,从而因护蹄不当而导致奶牛肢蹄疾病的发生。
(2)饲料的更替因素
日常饲喂过程中突然变更饲料导致牛体消化机能障碍而产生有害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引起蹄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蹄部疾病。
(3)运动场的因素
运动场场地高低不平,异物较多,牛只在运动场进行日粮活动过程中导致牛只蹄底损伤而引发蹄部疾病。
(4)饲养员的因素
饲养员在日常工作中因为自己的主管因素粗暴对待奶牛、随意鞭打吆喝,雨天驱赶时过快摔伤而导致牛只蹄损伤引起蹄部疾病。
5 疾病因素
部分牛只因分娩后导致生殖系统炎症而引起体质变差,从而继发性导致肢蹄疾病。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