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预防手段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22 08:09:50   |    分享    加入收藏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羊、牛较为常见,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人被感染上后表现为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这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也使被感染者从身心上和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1 布鲁氏杆菌病的特点
本病最易感的动物是羊、牛、猪。在大多数情况下,母畜较公畜易感染,成年家畜较幼畜易感染,接近性成熟的家畜也易感染。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由于布鲁氏菌主要存在于子宫、胎膜、乳腺关节囊等处,除了随着乳汁、精液排出体外有传染性,受感染母畜流产的胎儿、羊水和胎衣及阴道分泌物也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即通过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其次是接触和吸入病原菌而感染。可通过皮肤感染,尤其是皮肤有创伤更易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此病。
2 临床症状
母羊最显然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发生于第3~4 个月,流产时分泌物为灰白色,流产后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恶臭分泌液,10~15d后消散。流产的胎儿多数都是早期死亡的,也有因母羊体弱造成死亡的。流产前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起卧不安、乳房肿胀等。公羊关节肿胀、发生睾丸炎、睾丸肿大、阴囊增厚硬化、性欲降低甚至不能配种。
3 病理症状
胎衣呈黄色胶冻样,表面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带有出血点。绒毛部分贫血发白黄,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浓液絮片,胎儿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粘液絮状物,胃肠和膀胱的浆膜下面有点状或线状出血。脐带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儿有肺炎病灶。
 
4 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倡导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买。新购入的,必须隔离饲养,并请相关的兽医人员抽血送往县级实验室做布病监测,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检出的病羊,应隔离饲养,不与健康的羊群一起放牧,但最好是淘汰。
(2)定期地给羊群做布病监测,检出的病羊进行隔离饲养或淘汰,绝不能将病羊出售给他人。
(3)定期地给羊群接种布鲁氏杆菌疫苗,做到全群免疫。对于布鲁氏杆菌病多发地区,每年都要加强免疫一次,从而达到净化畜群的目标。
(4)对于发过病的羊舍、活动场、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严格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等,更要妥当消毒并且深埋。病畜的皮,用3~5%来苏儿浸泡24h 后方可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解决。
(5)羊的饲养员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给羊接产的时候, 一定要带长的橡胶手套,不直接接触羊及胎儿、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防止感染。
(6)培养健康幼畜50%以上的隐性病畜,在良好的隔离条件下,用健康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从而培养健康幼畜。幼畜出生食初乳后隔离喂消毒乳和健康乳,经检疫为阴性后,送入健康群,以此达到净化羊群目标。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