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分娩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20 08:23:13   |    分享    加入收藏
奶牛养殖的最大目的就是产奶和产犊, 奶牛只有分娩产犊后才能产奶,对分娩期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牛和牛犊的健康,关系到产奶量的多少,因此,对分娩期奶牛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保证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1 准确计算预产期
准确计算预产期时间是奶牛分娩前后饲养管理工作的前提,以便饲养员做好临产的准备工作。牛的妊娠期大概是280 d 左右,可以按照“ 月减3,日加6”的方法计算预产期。如果配种月份在1、2、3 月份不够减时,须加12 个月再减。若配种日期加6 时,天数超过1 个月,减去本月天数后,余数移到下月计算。
 
2 做好环境及牛体卫生
奶牛预产期前7~15d 左右即可进入分娩舍,以便熟悉环境,交由有经验的饲养员进行管理。分娩舍事先要做好消毒,可使用2%的火碱对门口、地面和墙体下部进行消毒,待干燥后铺设垫草,并在门口设置1 个小型消毒池,以便出入产房时对鞋底进行消毒。定期在产房、犊牛岛、运动场等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可带牛体喷撒,干燥抑菌、去除氨气,为奶牛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临产前母牛阴户肿大,尾根两侧松弛塌陷,乳房肿胀,此时母牛即将分娩,应立即使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母牛后臀、外阴和乳房部位,擦干净后关好门窗,防止贼风进入。产后更换污染的垫草。
3 科学饲喂
遵循少喂勤添,由少到多,定时定量的原则,逐渐增加精饲料和多汁饲料的喂量,不要随意更换饲养员。饲喂时可以根据奶牛场的饲料种类采取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的原则,也可以使用全混合日粮。分娩后母牛气血亏损,子宫处于恢复阶段,乳腺机能旺盛,消化机能较弱,食欲还未恢复正常,抗病能力差,产乳量逐渐增加,这时正是体质恢复与采食量和泌乳矛盾比较突出的时候。分娩后可让母牛站立,喂给益母膏麦麸汤,可补充水分和能量,增加腹压,促进子宫恶露的排出。产后4~5d,日粮中逐渐加入少量青草、青贮及块根饲料,以4~5kg 为宜。以后随着乳房水肿的消除和产奶量的上升逐步增加喂量。6d 后,日粮中加入0.5~1.0kg 精料,以后每隔2~3d 增加0.5~1.0kg。一般在产后10~14d 便可按标准喂料。增加喂料量应稳妥进行,增料的同时应随时观察牛的食欲、乳房状况、行为及粪便等。对于高产的奶牛,可使用引导饲养法,即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15d 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水平的能量,维持体重并提高产乳量。
4 供给足够的饮水
保证母牛有充足清洁的饮水,自由饮用,冬天供应温水,严禁喂给温度低的冰水,或冰冻的饲料,以免引起母牛流产。
 
5 加强对乳房的保护
母牛分娩后1h 左右即可进行第一次挤奶, 一般的低产牛或乳房没有水肿的奶牛可挤净奶。高产奶牛每次可挤出2kg,够犊牛饮用即可,第2 天挤出全天乳量的1/3,第3 天挤出1/2,第四天挤出3/4 或全部,挤奶前需要使用温热的毛巾对乳房进行消毒和按摩。
6 添加“牲命1号C”
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建议在精料中添加1%“牲命1号C”,它含有多种与母牛繁殖生理相关的营养素,能够全面提升母牛的生产性能,促进母牛生殖器官发育和修复,利于胚胎着床和妊娠等,有利于母牛产后正常发情、排卵;添加核心成分,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改善母乳质量;调节母牛各生殖环节;牲命1号C含有母牛繁殖阶段所特需的微量元素,可显著增强免疫力,改善繁殖性能;内含多种关键矿物质元素和功能性维生素,显著减少母牛生殖应激和蹄肢病等。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