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积食的防治
瘤胃积食是牛采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饲草或容易膨胀的饲料,致使瘤胃壁扩张和停滞,瘤胃容积增大,从而导致瘤胃运动及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本病在放牧牛中比较少见,但在育肥牛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以严重的毒血症、脱水、瘤胃停滞、虚弱、卧地不起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1 病因分析
牛瘤胃积食的发生,主要与如下几方面相关:
第一,牛突然食入过量草料,饲喂一些较粗的饲料,或者,饲料突然更换,或者,因牛暴饮暴食,而这些诱因发生后,与食后运动量不足,同样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牛瘤胃积食可能与继发性瘤胃食滞相关。其他瘤胃病症发生过程中,诊治不及时可继发瘤胃积食。此类病症轻者,可导致饮食不畅,重者可导致病牛死亡。由此,防控此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和管理。
第三,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冬春季节正值枯草季,此时喂养多用贮藏的稻草。这些草料适口性差,粗纤维含量多,如遇到阴雨季节,贮藏草料受潮韧性增强。牛采食后,常因咀嚼不全,瘤胃内过度充盈,影响瘤胃蠕动功能,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诱发瘤胃积食。
第四,过食大量的精料,随牧区生活水平的提升,饲喂牛群用草料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待到秋收、秋种时节,部分农户将大量的玉米面、麸皮等拌食喂牛,而导致诱发此病。或者因急于使役,恐牛采食草料不足,采收大量玉米,将牛拴于一头喂食。期间,如采食过饱,易诱发此症。
2 临床症状
食欲、反刍减退,腹围膨大,左肷充满,触诊瘤胃呈面团状、用拳头压迫的压痕恢复较慢。叩诊胃呈触音,饲喂多汁或易膨胀的饲料引起发病时,触诊瘤胃则稀软,叩诊呈半浊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甚至完全消失。病重的牛,食欲停止,鼻镜干燥,呼吸困难,粘膜发绀,脉搏增加, 无并发症,体温一般正常。发病后期,体力衰弱,四肢无力,发生战栗,走路不稳,有时卧地呈昏睡状态。
3 治疗方案
(1)按摩疗法
在牛的左肷部,用手掌来回按摩,约5~10min/次。间隔半小时后,可重复按摩1次。同时,配合灌服大量温水,康复效果要好很多。
(2)腹泻疗法
西药,硫酸镁,600~700g/次,混水1000ml,溶解待溶均匀后,加植物油,1500ml/次,1次性灌服,有利于牛瘤胃内容物排出。期间,配合注射兴奋瘤胃蠕动类药物。
(3)洗胃疗法
取胶皮管1条,长约300cm,直径约5cm。经口腔将其导入,直抵瘤胃部,经来回抽送,刺激瘤胃,引导瘤胃内容物自导管排出。
(4)注意补水补液
病重牛食欲废绝,饮欲不佳,脱水明显的,应及时补液、补碱。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避免牛群过度饥饿进食
此病的发生,与牛暴饮暴食相关。牛饲喂不及时,过度饥饿状态下进食,常可诱发此症。由此,日常饲喂羊群,应及时合理,形成固定的规律。
4.2 加强喂料管理
饲养员饲喂牛群,选择难消化的饲草,同样可诱发此症。因此,要加强喂料管理,控制干料、难消化饲草的喂养量。加强饮水管理,尽量多放水,有助于牛采食后的消化。冬季枯草季节,应储备足量的饲草,按时供给饮水,确保牛群健康成长。而且,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喂料模式,建议长期固定下去,不要随意更改喂料的种类、品质等。
4.3 确保牛群适量的运动量
牛群运动量不足,同样可导致此病发生。由此,建议采用恰当的方法,适度增加牛群运动量。
4.4 加强牛群放牧管理
严格放牧管理,外出放牧早期,建议舍饲适量饲喂些干草。放牧期间,则应该控制在嫩绿牧草场的逗留时间,减少嫩绿多汁饲草的摄入量。
4.5 加强牛群护理
一旦有瘤胃积食症状出现,应及早发现隔离诊治。早期及时治疗,此病完全是可以痊愈的。同时,症状较轻微的瘤胃积食病牛,通过瘤胃部的轻微按摩,日常细心地看护照料,是完全可帮助其痊愈的。此外,瘤胃积食可以与前胃松弛相关,尤其适量增加牛运动量,达到增强肠胃运动的目的,对于康复治疗效果更好些。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