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牛缺乏维生素D 的防治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28 09:30:44   |    分享    加入收藏
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共有6~8种之多,其中与动物营养学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还只有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种。维生素D在鱼肝和鱼油中含量最为丰富,蛋类、哺乳动物肝脏和豆科植物中含量也较多,只是在一般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极少。但植物中麦角固醇在波长280~330nm紫外线照射下,其中一部分可转变为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3);动物皮肤颗粒层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波长297—320nm紫外线照射下,也可转变为胆骨化醇(维生素D3),贮存在肝脏。夏季在日光照射下放牧是牛群所需要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即便是处于维生素D需要量最多的生长发育期犊牛,还可满足的。但由于某些原因使维生素D缺乏时,基于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机能降低,使处于生长过程中犊牛发生佝偻病,使成年牛,尤其是妊娠或哺乳母牛发生骨软症。 
1、症状
维生素D缺乏对奶牛,特别是对犊牛、妊娠和泌乳母牛的影响,首先是使其生长发育(增重)缓慢和生产性能明显降低。临床表现食欲大减,生长发育不良,消瘦,被毛粗刚、无光泽。同时,骨化过程受阻的结果,掌骨、庶骨肿大,前肢向前或侧方弯曲,膝关节增大和拱背等异常姿势。随病势发展,病牛运动减少,步态强拘,跛行。知觉过敏,不时发生搐搦,甚至强直性痉挛,被迫卧地不能站立。由于严重地胸腔变形,则引起呼吸促迫或呼吸困难,有的伴发前胃弛缓和轻型瘤胃臌气等。泌乳母牛泌乳量明显减少;妊娠母牛多发早产或出现产生犊牛体质虚弱、畸形等。 
2、发病的原因
多见于日光照射过少,这又与长期舍饲、阴天多雾下放牧,冬季光照时间过短等有关。饲喂干草加工方法不当,在植物性饲草中的麦角固醇多不存在生长着的青绿叶中,而只存在枯死植物叶中或日光晒干的干草中。由于现代饲草多采用迅速烤干加工方法,使维生素D含量减少到最低。犊牛发病的原因还有:
①只注重舍内保温,却忽视了犊牛的舍外运动和阳光照射,因而导致犊牛因内源性VD 不足而发病。
② 冬季阳光照射时间短、紫外线较弱,也是产生VD 缺乏的原因之一。
③ 饲料中维生素较少,同时又不能及时添加,即可发生VD缺乏症。
④ 母牛体内VD 不足,导致母乳中VD 不足。
⑤ 如果犊牛胃肠道有疾病,由于不能正常吸收VD 也能导致VD 的缺乏。
⑥ 由于犊牛生长速度快,骨骼发育也不快,对钙的需求量也大,也容易导致VD 缺乏。
3、骨骼变形的机理
VD 主要功能是促进钙、磷的吸收,当VD 缺乏时,钙、磷吸收率就少,血中钙、磷的有效浓度就降低,低血钙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骨骼中钙盐的溶解,骨质脱钙。同时大量磷从尿中排出,血磷降低,血液中的钙和磷的比例发生了变化,骨样组织钙化障碍,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形成骨样组织堆积在骨骺端,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多,于是在临床上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骨骼变化症状。血磷是体内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血液中磷的减少以会导致代谢缓慢,致中间代谢产物堆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再次加大了代谢紊乱,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剌激甲状旁腺分泌PTH,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骨骼的变形。
 
4、防治措施
维生素D在鱼肝和鱼油中含量最为丰富,蛋类、哺乳动物肝脏和豆科植物中含量也较多,只是在一般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极少。对不同发育阶段牛群—犊牛、育成牛和成年奶牛等,补饲动物性蛋白饲料,尤其是鱼肝、鱼油之类。保证每日摄取量在7~12 1U/kg体重。必要时还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油剂以维持3—6个月。平时也应注意日粮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钙:磷为2:1)适宜问题。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