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治措施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21 12:03:25   |    分享    加入收藏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和临床分娩低血钙症,是高产奶牛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多呈散发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奶牛生产瘫痪的原因,并就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奶牛生产瘫痪的主要特征为奶牛精神沉郁,全身肌无力,低血钙,瘫痪卧地不起。主要发生在营养较好的高产奶牛,且多为在第3-7胎年龄段,头胎牛几乎不发生此病,产后2-3d 内多发,少数可能发生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延误治疗很少自愈,死亡率可达60%-70%,因此分析奶牛生产瘫痪的原因、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奶牛生产瘫痪病因分析
1.1 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  产犊母牛分娩后,大量血钙被转移到初乳中是奶牛生产瘫痪的最直接原因,有关数据表明,产后第一天泌乳牛失钙19g,磷17g,造成血钙的急剧下降,引起低血钙、低血磷。其次,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也是引起血钙浓度下降的原因,在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发育的消耗和骨骼吸收钙的能力降低,骨骼中储存的钙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应急需求,干奶末期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特别是妊娠末期摄入高钙和高蛋白质的母牛,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1.2 大脑皮质缺氧导致功能性丧失  低血钙只是脑缺氧的一种并发症,生产瘫痪的实质是奶牛生产时的一时性脑贫血所致的脑皮质缺氧、脑神经兴奋性降低的神经性疾病。奶牛分娩过程中,大脑皮质过于兴奋,其后转为抑郁。分娩后为保证消化道的物质转化为生成乳汁的原料,肝脏贮血量增多同时乳房迅速增大,大量血液进入乳房;又因为母牛排出胎儿以后,腹内压突然下降,腹腔器官被动充血,以上种种原因,引起奶牛一时性脑贫血及缺氧,导致脑皮质抑制程度加深,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极度敏感,一旦皮质缺氧,即表现出短暂的兴奋和随之而来的功能丧失的症状。
2 奶牛生产瘫痪的治疗措施
2.1 及时补糖补钙  当母牛出现瘫痪症状之后,静脉注射钙制剂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常用的制剂是葡萄酸钙和氯化钙。可一次静脉注射20%-50%葡萄糖酸钙(内含4%硼酸)和25%-40%葡萄糖各自500mL,输时宜缓慢,严禁大剂量快速输液和重复注射。一般6-12h 牛可以苏醒站立,如果使用钙制剂后,体温回升,精神好转,但还是站不起来,应考虑补充磷盐,可用10%磷酸二氢钠300mL 静脉注射。如果仍有抽搐,可以考虑静脉注射15%硫酸镁溶液250mL。
2.2 减少乳房血流量  采用乳房送风的方式,提高内压,减少乳房血流量。乳房送风之前,将病牛横卧,挤净乳头内的积奶,用送风器向乳头内打气,需要注意的是,此前送风器乳头及送入的空气要严格消毒灭菌(通常在送风器内放入干燥消毒棉花以过滤空气),以免感染;做乳房送风时,动作要缓慢,打入的空气量的多少以乳房皮肤紧张,各个乳区界限明显,同时轻敲乳房呈鼓响音为标准。治疗以后应用宽纱布将乳头轻轻压住,防止空气逸出,经过1h以后除去,切忌用细绳捆扎乳头。减少乳房血流量是使用补钙补糖反应不佳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通常在治疗10min 后病牛有反应。
2.3 重视奶牛产后护理  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例如为防止长时间躺卧引起的褥疮应经常为病牛翻身,对牛身体突出接触地面的部位做按摩,躺卧处垫以软的厚褥草。病牛初次站立时,往往站立不稳,此时需要注意对病牛加以扶持,避免跌倒引起骨骼及乳腺损伤;设法减少产奶量(如减少喂料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血液进入乳房;如果病情危重,可以考虑注射强心剂。
3 预防措施
分娩前限制奶牛的精料喂养,在精料中添加1%“牲命1号C”,可减少奶牛患生产瘫痪的几率,并增加干草饲喂量,以防止牛体过肥。产前两周投喂低钙高磷饲料,钙磷比为1.5:1-1:1,每日每头牛的钙摄入量应控制在50g 以下,在分娩以后立即将钙摄入量提高到150g 以上,即在产前2 周应增加谷物精料,减少豆科精料及豆科干草喂量。分娩前6-10d,每日肌肉注射维生素D31万单位,也可以降低发病率。分娩后喂给奶牛以温热的麸皮盐水,产后3d 之内不要将初乳挤净,仅挤出1/4-1/2 即可。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