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命1号C:改善母羊营养缺乏状况,减少繁殖障碍
1 营养缺乏对不同繁殖阶段的影响
1.1 初情期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使羊的初情期延迟。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初情的年龄呈正相关,在草质不好的草场上放牧或用过量粗饲料饲喂,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初情期延迟。
1.2 排卵率 营养缺乏对羊的排卵率的影响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出来,通常成年母羊表现明显。对绵羊,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可以提高排卵率。
1.3 妊娠期 妊娠羊在配种前及排卵前后的营养水平对胚胎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妨碍胚胎的生存和生长。在限制母羊的能量摄入时,体况差的青年及老年母羊受到的危害最大,延缓胚胎的发育;妊娠早期营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血浆孕酮浓度下降,也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注射外源性孕酮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1.4 产后繁殖 母羊产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其营养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羊产后为了泌乳、子宫恢复、维持体况以及重新恢复生殖机能,对营养的需求较为迫切。如果这一阶段供给的营养不足,则往往会引起不育,产后至配种间隔时间延长,出现营养性乏情。
2 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对繁殖的影响
2.1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在母羊发情前后如果日粮能量水平高,可增加排卵率,对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没有不良影响。但是,如果母羊增重过快或消耗的能量过多都会使受胎间隔延长。为了提高繁殖性能,对产后母羊应供应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过多,但摄入的能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否则会引起肥胖。
2.2 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可以引起母羊初情期排卵延迟,空怀期延长。而蛋白质水平过高,对生育力也有不良影响。此外,饲喂高蛋白饲料而使瘤胃中氨的含量增高,会对胚胎产生毒害作用,还可能对生育力有其他不良影响。
2.3 维生素 羊体所需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有3 方面:一是从日粮中摄入,二是组织合成各种维生素,三是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导致维生素缺乏的情况:一是由于饲料贮存时间过长而使其中的维生素丧失殆尽。二是长期舍饲或羊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其组织合成的维生素减少。
(1)维生素A。维生素A 对于动物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则可导致公、母羊的初情期延迟,母羊流产或少产,新生羔羊失明或共济失调,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胎盘发生角化变性,子宫炎的发病率升高,公羊性欲降低,睾丸萎缩,曲精细管中精子的数量减少,母羊的卵巢机能减退。
(2)β-胡萝卜素。有人发现在缺乏β- 胡萝卜素而维生素A 充足的情况下可引起肝酮含量下降,排卵延迟,发情强度降低,卵巢囊肿发病率上升,子宫复旧延迟,产后卵巢恢复机能的时间延长,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
(3)维生素D。维生素D 缺乏易引起发情延迟。
(4)维生素E。维生素E 和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但其在繁殖中的作用机理还不明了,有报道说维生素E 缺乏会引起羔羊先天性畸形。
2.4 矿物质 缺乏或失衡矿物质缺乏或失衡能引起羊不育。钙间接影响繁殖。磷参与能量代谢及骨骼的发育和产乳,因此与繁殖的关系密切。硒缺乏主要引起生育力降低。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因此通过甲状腺素的合成而影响羊的繁殖。
3 日粮中添加“牲命1号C”,为羊只补充均衡充足的营养
在日常管理中,应当供给足够的饲料,饲料的种类要多样化,供给足够数量的可消化蛋白质、能量等,同时不能忘记矿物质、维生素的添加。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母羊的生理、消化和营养需要等特点研制生产出一种功能性专用预混料—“牲命1号C”,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过瘤胃氨基酸和酶制剂等,确保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元素之间配比科学合理,含有多种与羊只繁殖生理相关的营养素,能够全面提升羊只的生产性能,调节羊只体内激素代谢,促进胎衣排落及产后发情,提高受胎率;添加核心成分,可显著增强免疫力,改善繁殖性能,从而减少繁殖障碍。使用方法:按照0.5%-0.8%比例添加于羊只精料补充料中。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