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干奶期饲养有诀窍!
1 干奶前期奶牛的饲养
奶牛干奶前期要促进消化系统特别是瘤胃正常机能的恢复。干奶前期理想的体况为3.5-3.75分。奶牛在实施干奶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精饲料、糟渣类和多汁类饲料的喂量。待乳房内的乳汁被吸收、乳房开始萎缩时,就可以逐步增加精料和多汁料,5-7d 后即可按妊娠干奶期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养。在干奶期饲养过程中,除应参照妊娠后期的饲养要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提高日粮中青粗饲料的比例
干奶前期奶牛应以青粗饲料为主,每天日粮干物质供给量应控制在奶牛体重的1.8%-2.5%。其中,粗饲料的含量应达到日粮干物质的60%以上。糟渣类和多汁类饲料不宜饲喂过多,以免压迫胎儿,引发早产。理想的粗饲料为干草和优质牧草,也可以适当饲喂氨化麦秸。如果不采用TMR 日粮,干草最好自由采食。饲草的长度不能太短,其中,长度为3.8cm以上的干草每天采食量不应少于2kg,这有助于瘤胃正常机能的恢复与维持。精料喂量应根据青贮质量、粗饲料质量和奶牛的体况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
1.2 适当限制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
全株玉米青贮每头每天的喂量不宜超过13kg或粗饲料干物质的1/2。同时,也应避免由于限制能量摄入而导致日粮干物质进食量不足。奶牛干奶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极易导致乳房水肿。因此,应限量饲喂豆科牧草和半干青贮,喂量一般不宜超过体重的1%或粗饲料干物质的30%-50%。
1.3 合理供给矿物质和维生素
( 1) 合理摄入钙量。保持钙磷比在2.0-1.5:1。当粗饲料以豆科饲草为主时,应提高矿物质中磷的添加量。
( 2) 注意日粮钾的摄入量。日粮中钾的摄入量过多,会影响牛体对镁是吸收,抑制骨骼中钙的动员,导致奶牛分娩时易发生胎衣滞留、产褥热和倒地综合征等,也可影响分娩奶牛食欲。奶牛日粮中钾含量以0.65%-0.80%为宜。同时,可能影响奶牛分娩后的食欲,延长子宫复原的时间。日粮中钾的推荐含量为0.65%-0.80%。
( 3) 保证脂溶性维生素的供给。产后胎衣滞留与VA、VE 的缺乏有关。VE 缺乏还会使奶牛更易患病,乳腺炎发病率也大大增加。给干奶牛每天提供2500μg 的VE,可使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20%。VA供给量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质量。如果日粮粗饲料以青干草和优质牧草为主,则VA 可不补充或少量补充;若以玉米青贮和质量低劣的干草为主,则需补充一定量的VA。VD 一般不会缺乏,但当奶牛以采食直接收割的粗料或青贮料时,则应注意补充VD。
2 干奶后期奶牛的饲养
2.1 科学调整日粮
对营养状况不良的母牛,应采用引导饲养法增加精料喂量。产前7-10d,要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以保证奶牛的营养需要。但产前精料的最大喂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
2.2 控制乳房肿胀的发生
临产前2-3d,日粮中适量添加小麦麸可增加饲料的轻泻性,预防便秘。现在奶牛饲养多从围产前期开始采用引导饲养法,这样可以使瘤胃微生物区系提前适应产后的高精料日粮。但由于精料比例不断增加,故可能会加重乳房水肿。如果乳房水肿严重,则应暂缓增加精料或降低精料喂量,并减少食盐摄入量。
2.3 预防奶牛产后酮病的发生
根据母牛体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奶牛产后酮病的发生,是这一阶段饲养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分娩前2 周和产后最初10d 内,每天饲喂6-12g 烟酸,可有效降低血酮的含量。
2.4 适当降低日粮中的钙含量
研究表明,在围产前期采用低钙日粮,围产后期采用高钙日粮, 能有效地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一般将钙含量由占日粮干物质的0.6%降低到0.2%。采用此法的原理是牛体内的血钙水平受甲状旁腺释放甲状旁腺素的调节。当日粮中钙供应不足时,甲状旁腺分泌加强,奶牛动用骨钙以维持正常血钙水平。奶牛分娩后,采食高钙日粮,外源钙摄入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可有效弥补产后由于大量泌乳导致的钙损失,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生。
2.5 日粮中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围产前期的奶牛日粮中要添加足够VA、VD、VE和微量元素,建议在饲料中添加“牲命1号C”,它的主要成分为过瘤胃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酶制剂等,能为奶牛提供精准充足的营养,通过营养调节促进奶牛在产后机体迅速得到恢复,对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产后发情和提高产后受胎率具有良好作用。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