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步,只要6步,严格防控奶羊布病!
奶羊布病即布氏杆菌病,该病不仅能引起奶羊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同时也能传染人和其他家畜,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因此对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流行病学
本病传播途径广泛,病原体随病畜的多种排泄物和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乳汁、粪便等)排出体外,污染畜舍、用具、饲料、饮水、周围环境等中间媒介,然后经消化道、阴道、皮肤或结膜进入健康动物及人体引起发病。
2 临床表现
怀孕母羊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常伴发乳房炎、关节炎、久配不孕。
3 危害性
当奶羊发生难产时,需要人为助产,如果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带手套,手直接接触胎儿、胎盘、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如果皮肤有损伤,病菌就会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使人发病;直接、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水源、土壤、草料等会引起其他奶羊及家畜发病;病羊的乳汁内含有本菌,人们挤乳、加工乳制品等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也易被感染。人一旦感染本病则会出现发烧、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肝脏脾脏肿大和睾丸肿大等,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4 防控措施
4.1 若发现阳性羊,对疫点彻底净化,直至没有阳性羊检出。再经过一个潜伏期全群检疫,若未检出阳性羊,再恢复常规检疫。
4.2 强化卫生消毒制度,避免人为导致疫源在场内扩大,杜绝人为造成。场区大门口、圈舍入口,设消毒池或消毒带,内置有效消毒剂,并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
4.3 有条件的奶羊饲养户,应设分娩室、病羊隔离舍,分娩物无害化处理,分娩前后严格消毒。
4.4 做好个人防护,接产过程中要保持皮肤不要有外伤和擦伤,戴好手套和口罩。接产结束后手和器具要经过消毒处理。
4.5 建议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一定索要奶羊检疫健康证明,没有健康证明的不能购入,购入后要隔离饲养,跟踪检疫,没有问题方可混群饲养。
4.6 每年定期进行布病检验,因为布病的潜伏期很长,潜伏期内虽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奶羊仍然带菌,因此应对奶羊每年春秋定期进行布病检验。
1 流行病学
本病传播途径广泛,病原体随病畜的多种排泄物和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乳汁、粪便等)排出体外,污染畜舍、用具、饲料、饮水、周围环境等中间媒介,然后经消化道、阴道、皮肤或结膜进入健康动物及人体引起发病。
2 临床表现
怀孕母羊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常伴发乳房炎、关节炎、久配不孕。
3 危害性
当奶羊发生难产时,需要人为助产,如果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带手套,手直接接触胎儿、胎盘、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如果皮肤有损伤,病菌就会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使人发病;直接、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水源、土壤、草料等会引起其他奶羊及家畜发病;病羊的乳汁内含有本菌,人们挤乳、加工乳制品等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也易被感染。人一旦感染本病则会出现发烧、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肝脏脾脏肿大和睾丸肿大等,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4 防控措施
4.1 若发现阳性羊,对疫点彻底净化,直至没有阳性羊检出。再经过一个潜伏期全群检疫,若未检出阳性羊,再恢复常规检疫。
4.2 强化卫生消毒制度,避免人为导致疫源在场内扩大,杜绝人为造成。场区大门口、圈舍入口,设消毒池或消毒带,内置有效消毒剂,并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
4.3 有条件的奶羊饲养户,应设分娩室、病羊隔离舍,分娩物无害化处理,分娩前后严格消毒。
4.4 做好个人防护,接产过程中要保持皮肤不要有外伤和擦伤,戴好手套和口罩。接产结束后手和器具要经过消毒处理。
4.5 建议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一定索要奶羊检疫健康证明,没有健康证明的不能购入,购入后要隔离饲养,跟踪检疫,没有问题方可混群饲养。
4.6 每年定期进行布病检验,因为布病的潜伏期很长,潜伏期内虽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奶羊仍然带菌,因此应对奶羊每年春秋定期进行布病检验。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