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肉用犊牛及架子牛的饲养管理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8-31 08:28:06   |    分享    加入收藏
1 犊牛
1.1 早喂初乳
一般犊牛生后0.5-1.0h便能自行站立,此时要引导犊牛接近母牛乳房寻食母乳,若有困难,则需人工辅助哺乳。若母牛健康,乳房无病,可让犊牛直接吮吸母乳,随母自然哺乳。若母牛产后生病死亡,可由同期分娩的其他健康母牛代哺初乳。在没有同期分娩母牛初乳的情况下,也可喂给牛群中的常乳,但每天需补饲20mL 的鱼肝油,另给50mL 的植物油以代替初乳的轻泻作用。
1.2 早期补饲植物性饲料
犊牛从7-10 日龄开始,训练其采食干草。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放置优质干草,供其采食咀嚼,可防止其舔食异物,促进犊牛发育。
犊牛生后15-20d,开始训练其采食精饲料,初喂精饲料时,可在犊牛喂完奶后,将犊牛料涂在犊牛嘴唇上诱其舔食。经2-3 日后,可在犊牛栏内放置饲料盘,任其自由舔食。最初每头日喂干粉料10-20g,数日后可增至80-100g,等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喂以混合湿料,即将干粉料用温水拌湿后给予。湿料给量可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大。从生后20d 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20-25g 切碎的胡萝卜,以后逐渐增加。
1.3  预防腹泻
犊牛腹泻属犊牛的多发病,对犊牛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危害。犊牛腹泻多是由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所以,预防犊牛腹泻应从饲养管理方面入手。建议哺乳期将“护犊宝”与牛奶或犊牛代乳粉均匀混合饲喂,25克/次,一日两次;饲喂开口料或犊牛料的犊牛,将其按2%比例均匀混合饲喂。当犊牛发生腹泻时,及时在饲料中添加“护仔安®C”,按每只犊牛每餐50-75g与牛奶混匀饲喂或灌服,一日2-3次,连用3-5天,减半后再喂服3-5天,是治疗腹泻极为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1.4 去角
对于用做育肥的犊牛和群饲的牛只去角更有利于管理。去角的适宜时间多在生后7-10d,常用的去角方法有电烙法和固体苛性钠法。电烙法是将电烙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牢牢地压在角基部直到其下部组织烧灼成白色为止,再涂以青霉素软膏或硼酸粉。固体苛性钠法应在晴天且哺乳后进行,先剪去角基部的毛,再用凡土林涂一圈,以防后药液流出,伤及头部或眼部。然后用棒状苛性钠稍湿水涂擦角基部,至表皮有微量血渗出为止。在伤口未变干前不宜让犊牛吃奶,以免腐蚀母牛乳房的皮肤。
1.5 母仔分栏
在小规模系养式的母牛舍内,一般都设有产房及犊牛栏,但不设犊牛舍。犊牛栏分单栏和群栏,犊牛出生后即在靠近产房的单栏中饲养,隔离管理,一般1 月龄后才过渡到群栏。同栏犊牛的月龄应一致或相近,因不同月龄的犊牛除在饲料条件的要求上不同以外,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若混养在一起,对饲养管理和健康都不利。
1.6 刷拭
在犊牛期,由于基本上采用舍饲方式,皮肤易被粪及尘土所粘附而形成皮垢。这样不仅降低皮毛的保温与散热力,使皮肤血液循环恶化,而且也易患病,为此,对犊牛每日必须刷拭1 次。
2 架子牛
也称后期集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在较粗放的饲养条件饲养到2-3 周岁,体重达到300kg以上时,采用强度肥育方式,集中肥育3-4 个月,充分利用牛的补偿生长能力,达到理想体重和膘情后屠宰。夏季白天放牧,晚间舍饲,补饲少量精料,冬季全天舍饲,寒冷地区扣上塑膜暖棚。舍饲阶段,以秸秆、牧草为主,适当填加一定量的酒糟和少量的稻糠、豆饼。这种肥育方式成本低,精料用量少,经济效益较高,应用较广。架子牛的肥育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购牛前1 周,应将牛舍粪便清除,用水清洗后,用2%火碱(氢氧化钠)溶液对牛舍地面、墙壁进行喷洒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器具进行消毒,最后再用清水清洗1 次。如果是敞圈牛舍,要定期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干燥抑菌,除臭除氨。
在架子牛的精料中添加育肥牛用混合预混料--“优加星-N”系列产品(包括1%预混料和4%预混料),可有效改善瘤胃功能,促进架子牛对粗饲料的采食,从而降低料肉比,增加养殖收益。
架子牛入栏后应立即进行驱虫。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弗米丁、丙硫苯咪唑、敌百虫、左旋咪唑等。应在空腹时进行,以利于药物吸收。驱虫后,架子应隔离饲养2 周,其粪便消毒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