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高发,除了环境差还有可能是……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发病率较高的子宫弘膜弘液性或脓性炎症,继续发展会成为子宫炎和化脓性子宫炎,常引起全身感染而发展成为败血症,该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由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繁殖障碍给奶牛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因
①外源性病因
(1)圈房环境卫生差,分娩时被粪、尿污染。(2)助产不当致使产道受损;产后子宫弛缓、恶露蓄积;难产、流产、子宫脱出、阴道脱出、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等原因致使病原体侵入子宫内。(3)人工授精过程操作不规范,如输精器械对子宫造成损伤;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输精器、牛外阴部,人的手臂消毒不严致使病原体进入子宫内引起炎症。
②营养因素
多以常规精粮凭经验饲养进行简单配合拌喂,未严格按科学化奶牛营养需求配合,很少应用青贮氨化,而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矿物质的添加比例失调,均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特别是硒和维生素E缺乏的牛群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冬春季节也是该病的多发季节。
③饲养管理和个人因素
在广大农村,养牛户饲养的奶牛多以采食鲜草、干草,加以豆糠、玉米面、豆面拌食,饲料营养很不全面,管理上因气温温差大多采用垫草,排粪尿都不畅,卫生条件较差,这些都是加大发病的重要因素。饲料中经常出现蛋白质缺乏或缺乏优质牧草,患难产、酮病、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奶牛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另外,奶牛过肥或过瘦、缺乏运动都很容易在产后发生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1)急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频频排尿、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的、含絮状物的分泌物,特别在卧下时,排出较多。病牛卧地不起、轻度脱水。阴门、尾根粘有稀薄恶臭的子宫内分泌物。颜色为暗红色、红棕色,较稀薄,夹杂坏死组织碎片,气味极为恶臭。常常前胃迟缓、食欲下降。
2)慢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性周期不正常,屡配不孕。阴道检查时,粘膜充血,并排出透明而带絮状物的黏液,由开张的子宫颈口流出;直肠检查时,子宫常常不对称或略增大,有时还增厚。
3 预防措施
3.1 搞好卫生工作
做好产房、圈舍、饲养用具、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喷撒畜舍微生态功能性改良剂--“护舍宝”,每周至少一次,达到抑菌干燥的目的,从外源和人为操作上严防病菌感染意义重大,可大大限制该病的发生。
3.2 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奶牛的饲养管理
产前奶牛 要有效减少产后疾病,产前奶牛的营养水平应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混合精料每天1.5-2kg,青贮饲料每天10-12kg,干草自由采食,以促进奶牛恢复体力。
产中奶牛 临产母牛单独饲养,安排专人看管,发现难产、产道损伤、子宫脱落的病例及时处理,强调自然分娩。产房定期消毒,铺上清洁的干草。
产后母牛保健 加强奶牛产后处理,促进产后母牛体质恢复,产后30天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高发期,为促进产后奶牛机体快速恢复体质,预防隐性酮病的发生,在产后奶牛的精料中添加1%保健产品“牲命1号C”,同时喂麸皮糖盐水,加速恶露排除。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屡配不孕,对以泌乳和繁殖为生产的奶牛而言,屡配不孕将使奶牛失去生产能力,只会增加饲养成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对产后瘫痪、重症乳房炎、胎衣不下、酮病等疾病应及时治疗,否则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子宫炎症和子宫复旧不全,以免拖延病程引起慢性、顽固性子宫内膜炎。
1 病因
①外源性病因
(1)圈房环境卫生差,分娩时被粪、尿污染。(2)助产不当致使产道受损;产后子宫弛缓、恶露蓄积;难产、流产、子宫脱出、阴道脱出、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等原因致使病原体侵入子宫内。(3)人工授精过程操作不规范,如输精器械对子宫造成损伤;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输精器、牛外阴部,人的手臂消毒不严致使病原体进入子宫内引起炎症。
②营养因素
多以常规精粮凭经验饲养进行简单配合拌喂,未严格按科学化奶牛营养需求配合,很少应用青贮氨化,而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矿物质的添加比例失调,均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特别是硒和维生素E缺乏的牛群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冬春季节也是该病的多发季节。
③饲养管理和个人因素
在广大农村,养牛户饲养的奶牛多以采食鲜草、干草,加以豆糠、玉米面、豆面拌食,饲料营养很不全面,管理上因气温温差大多采用垫草,排粪尿都不畅,卫生条件较差,这些都是加大发病的重要因素。饲料中经常出现蛋白质缺乏或缺乏优质牧草,患难产、酮病、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奶牛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另外,奶牛过肥或过瘦、缺乏运动都很容易在产后发生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1)急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频频排尿、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的、含絮状物的分泌物,特别在卧下时,排出较多。病牛卧地不起、轻度脱水。阴门、尾根粘有稀薄恶臭的子宫内分泌物。颜色为暗红色、红棕色,较稀薄,夹杂坏死组织碎片,气味极为恶臭。常常前胃迟缓、食欲下降。
2)慢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性周期不正常,屡配不孕。阴道检查时,粘膜充血,并排出透明而带絮状物的黏液,由开张的子宫颈口流出;直肠检查时,子宫常常不对称或略增大,有时还增厚。
3 预防措施
3.1 搞好卫生工作
做好产房、圈舍、饲养用具、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喷撒畜舍微生态功能性改良剂--“护舍宝”,每周至少一次,达到抑菌干燥的目的,从外源和人为操作上严防病菌感染意义重大,可大大限制该病的发生。
3.2 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奶牛的饲养管理
产前奶牛 要有效减少产后疾病,产前奶牛的营养水平应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混合精料每天1.5-2kg,青贮饲料每天10-12kg,干草自由采食,以促进奶牛恢复体力。
产中奶牛 临产母牛单独饲养,安排专人看管,发现难产、产道损伤、子宫脱落的病例及时处理,强调自然分娩。产房定期消毒,铺上清洁的干草。
产后母牛保健 加强奶牛产后处理,促进产后母牛体质恢复,产后30天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高发期,为促进产后奶牛机体快速恢复体质,预防隐性酮病的发生,在产后奶牛的精料中添加1%保健产品“牲命1号C”,同时喂麸皮糖盐水,加速恶露排除。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屡配不孕,对以泌乳和繁殖为生产的奶牛而言,屡配不孕将使奶牛失去生产能力,只会增加饲养成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对产后瘫痪、重症乳房炎、胎衣不下、酮病等疾病应及时治疗,否则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子宫炎症和子宫复旧不全,以免拖延病程引起慢性、顽固性子宫内膜炎。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