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育肥方法及影响生产性能的因素
我国养牛业主要饲喂秸秆饲料,以传统的养殖为主,即“以家庭式分散饲养为主,以集约化养殖为辅”的饲养模式,因此使肉牛的繁育体系不健全,繁殖率低,种畜能力差,饲养管理差,饲料转化率低,母牛不孕、中毒病及寄生虫病严重,优质肉牛比例小,故需从“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应保质保量,优质牛肉的生产是我国肉牛业发展的方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国内科技力量,使我国牛肉生产逐步走合理化和规范化的道路,是现阶段肉牛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介绍肉牛育肥原理和方法及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1 育肥原理及方法
① 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很少,注意其营养饲养管理。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每头均喂量2~3kg,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每头日均饲喂0.5kg,每头日均喂精料1.5~2kg,分3次喂给。每天饮水3~4次。所有牛在育肥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灌服健胃散、人工盐或补液盐1~2次。
② 育成牛(6~12月龄)的育肥
牛的瘤胃微生物发育基本健全,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较高,应供给苜蓿等优质青绿饲料或优质青干草,搭配氨化饲草、青贮玉米秸秆等粗饲料,实行限量饲喂,每头日均喂粗饲料4~6kg,精饲料2.5~3kg,日喂2次,间隔12h,日饮水2~3次。同时要注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添加,可在精料中按1%或4%的比例添加“优加星-N”系列产品,能够改善肉牛瘤胃功能,增强抗病力,提高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增加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下是推荐的日粮配方:
③ 架子牛(12~18月龄)的育肥
牛生长发育比较快,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全面的饲料,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粗饲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最好,氨化饲草和青贮玉米秸秆亦可。精饲料按营养标准饲喂。期间实行限量饲喂,每天每头喂精饲料3~3.5kg,粗饲料10~12kg,每日饲喂2次,间隔12h,日饮水2~3次。
④ 一贯育肥法
一贯育肥法也称为持续育肥法,此法日粮中精料大约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犊牛出生后即用高能量及配合代乳料,使犊牛日增重达到1kg,在120日龄时体重达到180kg以上或7月龄体重达到280kg以上时屠宰。
2 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1) 温度
温度影响牛体健康和生产力,当温度过高,饲料采食量下降,增重缓慢,温度过低,饲料消化率降低,机体通过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使饲料消耗增加。在夏季加强通风,或增设喷淋设施,会达到较好的防暑降温目的,在冬季则应考虑加强保温措施。
2) 湿度
空气湿度影响体表水分蒸发,干扰牛体热调节。低温高湿会增加牛体热散发,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冬季湿度高,加重肉牛的冷应激,影响肉牛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冬季需加强防潮措施,控制舍内用水量,减少水汽产生,加强保温,提高舍温,并适当通风,以降低相对湿度。
3) 气流
气流通过对流作用促使牛体热量散发。夏季加强通风,促进对流和蒸发散热,有利于防暑降温,有利于牛舍中有害气体的排出,提高肉牛饲料转化率,增加体重。在冬季,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舍内气流速度加大,加重冷应激,降低生产力。
4) 有害气体
畜舍中的氨气、二氧化碳是畜舍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氨气主要是由粪尿垫料等含氮有机物质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粪尿处理、舍内饲养密度和通风换气等。当畜舍潮湿通风不良时,舍内氨气含量会增加,低浓度氨会降低牛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而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牛的病理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畜舍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由动物的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动物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抵抗力下降等现象。另外,其浓度常与氨硫化氢和微生物含量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空气的污浊程度。
总之,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应在肉牛牛舍、运动场、犊牛舍等地面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该产品含有多种活性微生态制剂、混合干燥剂、功能性矿物质等成分,通过喷撒在养殖环境中的方式,可以促进益生菌在栏舍、动物体表及肠道内大量增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重新构建有益于肉牛健康生长的环境。
1 育肥原理及方法
① 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很少,注意其营养饲养管理。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每头均喂量2~3kg,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每头日均饲喂0.5kg,每头日均喂精料1.5~2kg,分3次喂给。每天饮水3~4次。所有牛在育肥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灌服健胃散、人工盐或补液盐1~2次。
② 育成牛(6~12月龄)的育肥
牛的瘤胃微生物发育基本健全,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较高,应供给苜蓿等优质青绿饲料或优质青干草,搭配氨化饲草、青贮玉米秸秆等粗饲料,实行限量饲喂,每头日均喂粗饲料4~6kg,精饲料2.5~3kg,日喂2次,间隔12h,日饮水2~3次。同时要注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添加,可在精料中按1%或4%的比例添加“优加星-N”系列产品,能够改善肉牛瘤胃功能,增强抗病力,提高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增加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下是推荐的日粮配方:


③ 架子牛(12~18月龄)的育肥
牛生长发育比较快,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全面的饲料,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粗饲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最好,氨化饲草和青贮玉米秸秆亦可。精饲料按营养标准饲喂。期间实行限量饲喂,每天每头喂精饲料3~3.5kg,粗饲料10~12kg,每日饲喂2次,间隔12h,日饮水2~3次。
④ 一贯育肥法
一贯育肥法也称为持续育肥法,此法日粮中精料大约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犊牛出生后即用高能量及配合代乳料,使犊牛日增重达到1kg,在120日龄时体重达到180kg以上或7月龄体重达到280kg以上时屠宰。
2 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1) 温度
温度影响牛体健康和生产力,当温度过高,饲料采食量下降,增重缓慢,温度过低,饲料消化率降低,机体通过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使饲料消耗增加。在夏季加强通风,或增设喷淋设施,会达到较好的防暑降温目的,在冬季则应考虑加强保温措施。
2) 湿度
空气湿度影响体表水分蒸发,干扰牛体热调节。低温高湿会增加牛体热散发,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冬季湿度高,加重肉牛的冷应激,影响肉牛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冬季需加强防潮措施,控制舍内用水量,减少水汽产生,加强保温,提高舍温,并适当通风,以降低相对湿度。
3) 气流
气流通过对流作用促使牛体热量散发。夏季加强通风,促进对流和蒸发散热,有利于防暑降温,有利于牛舍中有害气体的排出,提高肉牛饲料转化率,增加体重。在冬季,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舍内气流速度加大,加重冷应激,降低生产力。
4) 有害气体
畜舍中的氨气、二氧化碳是畜舍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氨气主要是由粪尿垫料等含氮有机物质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粪尿处理、舍内饲养密度和通风换气等。当畜舍潮湿通风不良时,舍内氨气含量会增加,低浓度氨会降低牛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而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牛的病理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畜舍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由动物的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动物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抵抗力下降等现象。另外,其浓度常与氨硫化氢和微生物含量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空气的污浊程度。
总之,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应在肉牛牛舍、运动场、犊牛舍等地面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该产品含有多种活性微生态制剂、混合干燥剂、功能性矿物质等成分,通过喷撒在养殖环境中的方式,可以促进益生菌在栏舍、动物体表及肠道内大量增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重新构建有益于肉牛健康生长的环境。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