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奶牛产后疾病的关键风险控制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20 08:14:29   |    分享    加入收藏
奶牛的生产效益包括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降低兽医治疗和奶牛更替成本。保证奶牛产后健康是提高奶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奶业生产重要一环,因为奶牛大多数疾病是发生在产后早期的泌乳阶段,如酮病、消化紊乱、胎衣不下、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这些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奶牛泌乳反应出现的生理代谢失调而导致消化、代谢和感染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发生的关键节点是出在奶牛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和产时的护理上。
1 产前饲养管理与风险控制(干奶前1周和干奶期8周)
1.1 产前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1.1.1 干奶前精、汁饲料限制干奶前1周,应控制精料和多汁饲料的供给,以促进乳房萎缩和适应干奶期营养储备;在此阶段的日粮主要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以3.5~5kg/d为宜。若奶牛太瘦,干奶期适当延长1周,便于补充体能贮备。
1.1.2 增加干奶前期营养
乳房萎缩后至预产期前3周,可根据牛的体况、膘情及季节适当调整精料(体况及膘情较好,又是青草季节,每天供应全价精料1~1.5kg;体况及膘情较差的,又是枯草季节,每天供应全价精料1.5~2.5kg)。预产期前21d至预产期前1周,这半月时间,以每天增加350~500g精料(精料最多加7.5kg为宜);每天补充骨粉120~160g。
1.1.3 减少干奶后期精、汁饲料预产期前1周,将精料降至1.5~2kg,在精料中适当增加麦麸的用量,停喂多汁饲料,减少食盐用量;停止饲喂骨粉等含钙磷高的微量元素。
1.1.4 加强日常管理
干奶期要及时检查奶牛乳房的变化,防止乳腺炎;加强牛体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产期1周开始,每天进行两次乳房按摩;要注意适当运动,以免牛体过肥引起分娩困难和便秘等。
1.2 产前风险控制
1.2.1 避免奶牛产前过度肥胖
过度肥胖的奶牛患产后疾病的风险比正常奶牛的大。奶牛产前过于肥胖或产前增重越多,产后体脂动员越多,牛在产后越容易消瘦,越容易发生代谢疾病。
1.2.2 控制干奶期高能量
控制好干奶期奶牛的体况,只要按照能量需要水平来饲养。干奶期过度饲喂高淀粉饲料容易诱发酮体病。
1.2.3 预防产后体脂过度动员
围产期注意粗饲料的质量和控制量,避免奶牛在产后体能贮备动员过度,尽可能在围产期增强奶牛食欲和增强干物质的摄入量。
2 产时饲养管理和风险控制(产后头1周)
2.1 产时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2.1.1 增加营养
供给优质粗饲料,如羊草、苜蓿干草,在青草季节,适当配给青草;精料中增加蛋白质含量(18%以上)和麸皮的含量(0.5kg),根据奶牛情况慢慢增加精料。添加“牲命1号C”,有利于产后机能迅速恢复和增加泌乳量,预防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不全等疾病。
2.1.2 产时护理
产房或棚圈应封闭,防止冷风直接吹在奶牛身上;给分娩后的奶牛披上薄棉被或其他覆盖物,以防感冒;清理地面的羊水和污物,然后进行环境喷雾消毒;分娩后立即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对奶牛的外阴进行清洗、消毒;
2.1.3 乳房护理
奶牛产后,挤初乳要少挤、勤挤。第1d每次挤0.5~lkg,每天挤5~6次。第2d每次挤1~3kg,每天挤4~5次。以此类推,第六天结束。
2.1.4 防止恶露
发现奶牛乳房出现恶性水肿时,用“乳房水肿消”,1次/d,每次l袋,连服3d。
2.2 产时风险控制
应注重产时卫生清理和乳房的护理。
3 产后饲养管理和风险控制(产后1周后)
3.1 产后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3.1.1 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
泌乳头4周,是按照全价营养配方饲喂;合理配给精粗饲料,粗饲料严格控制质量,包括饲草要短、柔,防止霉变等,既要尽量增加奶牛的能量摄入,又要保证奶牛不发生食欲减少。
3.1.2 添加“牲命1号C”,补充维生素和钙磷
注意各种维生素添加,尤其是维生素B12,对预防酮病有一定作用。注意钙、磷供应,尽快纠正产后低血钙现状。因此要在精料中按1%比例添加“牲命1号C”,可有效缓解多种繁殖障碍疾病,预防酮病和产后瘫痪等。
3.1.3 加强分组管理与空间分配
减少分组,按照平常的组群饲喂管理;合理处置饲养空间,每头牛供料槽应大于或等于0.5m。
3.1.4 减少热应激
奶牛对热敏感,生产在夏天的奶牛,应注意减少热应激,可应用遮阴和降温措施(如遮阴棚、电扇等);另外,尽量减少喷水淋浴和使用低热增量的饲料。瓜果类、块茎类、青绿饲料等对预防热应激有较好的作用。
3.2 产后风险控制
3.2.1 精粗饲料和营养搭配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保证营养供给。粗饲料以苜蓿、青干草搭配部分青贮饲料(青贮饲料占粗饲料的30%,然后逐步增加),精饲料(全价饲料)每天供给2.5~3kg,然后逐步增加;注意添加食盐、钙磷等微量元素,此阶段严格控制精粗饲料的比例,以粗饲料为主,同时不要突然更换精粗饲料,改变时要慢慢逐渐过渡。
3.2.2 控制奶牛间的争斗
奶牛间的争斗会影响采食,进而影响到采食量,对体质弱的奶牛影响最为严重,从而影响到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还会提高产后奶牛体脂动员,从而增加产后奶牛疾病发生的风险。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