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牛技术 > 内容

“三伏”天羊发生中暑咋办?详解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15 08:13:51   |    分享    加入收藏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较高,特别“三伏”天,如果对羊饲养管理不善,羊容易发生中暑。羊中暑多因烈日长时间直射头部,致使头部温度过高引起大脑及脑膜充血;或因外界温度过高,羊舍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畅导致热量在羊体内蓄积所致。羊中暑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救治,经常会迅速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夏季搞好羊的饲养管理,防治羊中暑的发生非常重要。
1 中暑的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倦怠,头部发热,出汗,步态不稳,四肢发抖,心跳亢进,呼吸困难,鼻孔扩张,黏膜充血,眼结膜变蓝紫色,瞳孔最初扩大,后来收缩,全身震颤,体温升高到40~42 ℃以上,严重的则昏倒在地,如不及时抢救则可迅速死
亡。
2 预防措施
2.1 降低饲养密度
在炎热的夏季舍饲羊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以每只羊占圈地2.5 平方米左右为宜,避免拥挤。
2.2 适时剪毛
羊的生理特征是比较耐寒而怕热,因此适时剪毛对舍饲绵羊的防暑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养羊地区气候差异很大, 因此剪毛的时间也不一, 河北地区舍饲绵羊, 最好在4~5 月份,气候稳定时剪羊毛。细毛羊、半细毛羊一年只剪一次春毛; 粗毛羊在8~9 月份还要剪一次秋毛。
2.3 调整好饲喂时间
实行早晚定时饲喂,上午7 时前,下午6 时后饲喂。
2.4 加强饲养管理
选用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多饲喂青绿多汁饲料;调整日粮配方,保证适宜营养,提高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供应充足的清凉饮水;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定的精饲料,特别注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添加。而刚断奶的羔羊和怀孕母羊更需补充营养。在怀孕母羊饲料中添加0.5%-0.8%“牲命1号C”,在育肥羊精料中添加1%或 4%的混合预混料“优加星”,补充羊只生长繁殖所需的关键性营养物质。
2.5 避免在炎热的夏季或伏天长途运输羊只
羊只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狭小拥挤且通风状况不佳的环境中长途运输,会导致羊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体内热量不断蓄积,引起机体持续高温,进而发生脱水引起中暑。如确实需要运输千万要避开高温时间,选择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为宜。
3 治疗措施
急救过程中,通风降温是首要任务;机体补液、平衡酸碱度和电解质也是重点;重症减轻心肺负荷、强心醒脑、兴奋呼吸则是关键。
3.1 降温
将病羊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往其头上淋冷水或用凉水灌肠。
3.2 放血补液
可根据羊只大小及营养状况在舌阳、耳尖、尾尖、颈脉处紧急进行静脉放血,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糖盐水500~1000 毫升。对兴奋不安的羊只,可静脉注射静松灵2 毫升,必要时可内服清凉性健胃药如龙胆、大黄、人工盐、薄荷水等。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