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白肌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c是由母羊在妊娠和泌乳期代谢性硒缺乏所引起的。羊白肌病属于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非遗传性疾病。研究证实:饲料中硒元素含量低于0.1mg/kg,维生素E不足,可诱发此病。此病为地方性流行,常见夏秋之际,多发于沼泽、沙土地。易集中在1-5周龄,死亡率高达40%-60%;养殖地如果严重缺硒,此病发病率高达90%。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肉营养不良症。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 缺乏或不足,而引起羊骨骼肌、心肌和肝脏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绵羊羔和山羊羔均可发生本病。
病因。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 缺乏或不足,以及饲料中含钴、锌、钒等微量元素过高,影响动物机体对硒的吸收。当饲料牧草中硒含量低于0.1 毫克/ 千克时,就可发生硒缺乏症。在缺硒地区,羔羊发病率很高。由于机体内硒和维生素E 缺乏时,正常生理性脂肪发生高度氧化,组织细胞的自由基受到损害,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和坏死,并发生钙化。病变可波及病羊全身,但以骨骼肌、心肌受损最为严重,引起病羊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
主要症状。病羊全身衰竭,肌肉迟缓无力,有的出生后就全身衰竭,不能自行站立,行走不便,共济失调。病羊心搏加快,200 次/ 分以上,严重者心音不清,有时只听到一个心音,一般肠音无明显变化,若肠音弱,病情已严重,多有腹泻或便秘情况发生。病羊可视黏膜苍白,有的发生结膜炎,角膜混浊、软化甚至失明。病羊呼吸浅而快,80~90 次/ 分,有的呈双重性吸气,尿呈淡红色、红褐色,尿中含蛋白质和糖。
剖检特征。病羊骨骼肌色淡,出现局限性的发白或发灰的变性区域,呈鱼肉状或煮肉状,两侧对称,以肩胛部、胸背部、腰部及臀部肌肉变化最明显,心肌变薄,心内膜下肌肉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条纹或斑块。镜检病变部位,肌纤维颗粒变性,透明变性或蜡样坏死以及钙化和再生。透明变性时肌纤维肿胀,嗜伊红性增强,横纹消失,蜡样坏死的肌纤维常崩解成碎块或变成无结构的大团块,着色较深,可钙化、核浓缩或碎裂。
诊断。根据地方缺硒病史,羊只基本症状,结合临诊症状,特征性病变等可确诊。对羔羊不明原因的群发性、顽固性、反复发作的腹泻,应进行补硒。有经验的牧民将羔羊抱起,轻轻掷下,健康羔羊立即跑走,但病羔则稍停片刻,才向前跑,可作为羔羊白肌病早期诊断的参考。
预防。对缺硒地区,每年新生的羔羊,生后20 天左右用0.2%亚硒酸钠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1 毫升,间隔20 分钟左右,再注射15 毫升。注射最晚日期不超过25 日龄。若给妊娠母羊皮下注射亚硒酸钠4~6毫升,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治疗。对发病羔羊每只用0.2%亚硒酸钠溶液颈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5~2.0 毫升,隔20 天再注射1 次,同时注射维生素E,效果更好。
另外,对于母羊的话,妊娠羊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冬季注意补喂豆科干草、胡萝卜、大麦芽、骨粉等等。养殖户要抓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在母羊精饲料中按比例添加0.5%-0.8%的“牲命1号C”,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或减少白肌病的同时提高母体的免疫力,缓解母羊的繁殖应激综合征。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肉营养不良症。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 缺乏或不足,而引起羊骨骼肌、心肌和肝脏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绵羊羔和山羊羔均可发生本病。
病因。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 缺乏或不足,以及饲料中含钴、锌、钒等微量元素过高,影响动物机体对硒的吸收。当饲料牧草中硒含量低于0.1 毫克/ 千克时,就可发生硒缺乏症。在缺硒地区,羔羊发病率很高。由于机体内硒和维生素E 缺乏时,正常生理性脂肪发生高度氧化,组织细胞的自由基受到损害,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和坏死,并发生钙化。病变可波及病羊全身,但以骨骼肌、心肌受损最为严重,引起病羊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
主要症状。病羊全身衰竭,肌肉迟缓无力,有的出生后就全身衰竭,不能自行站立,行走不便,共济失调。病羊心搏加快,200 次/ 分以上,严重者心音不清,有时只听到一个心音,一般肠音无明显变化,若肠音弱,病情已严重,多有腹泻或便秘情况发生。病羊可视黏膜苍白,有的发生结膜炎,角膜混浊、软化甚至失明。病羊呼吸浅而快,80~90 次/ 分,有的呈双重性吸气,尿呈淡红色、红褐色,尿中含蛋白质和糖。
剖检特征。病羊骨骼肌色淡,出现局限性的发白或发灰的变性区域,呈鱼肉状或煮肉状,两侧对称,以肩胛部、胸背部、腰部及臀部肌肉变化最明显,心肌变薄,心内膜下肌肉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条纹或斑块。镜检病变部位,肌纤维颗粒变性,透明变性或蜡样坏死以及钙化和再生。透明变性时肌纤维肿胀,嗜伊红性增强,横纹消失,蜡样坏死的肌纤维常崩解成碎块或变成无结构的大团块,着色较深,可钙化、核浓缩或碎裂。
诊断。根据地方缺硒病史,羊只基本症状,结合临诊症状,特征性病变等可确诊。对羔羊不明原因的群发性、顽固性、反复发作的腹泻,应进行补硒。有经验的牧民将羔羊抱起,轻轻掷下,健康羔羊立即跑走,但病羔则稍停片刻,才向前跑,可作为羔羊白肌病早期诊断的参考。
预防。对缺硒地区,每年新生的羔羊,生后20 天左右用0.2%亚硒酸钠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1 毫升,间隔20 分钟左右,再注射15 毫升。注射最晚日期不超过25 日龄。若给妊娠母羊皮下注射亚硒酸钠4~6毫升,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治疗。对发病羔羊每只用0.2%亚硒酸钠溶液颈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5~2.0 毫升,隔20 天再注射1 次,同时注射维生素E,效果更好。
另外,对于母羊的话,妊娠羊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冬季注意补喂豆科干草、胡萝卜、大麦芽、骨粉等等。养殖户要抓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在母羊精饲料中按比例添加0.5%-0.8%的“牲命1号C”,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或减少白肌病的同时提高母体的免疫力,缓解母羊的繁殖应激综合征。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