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无公害育肥技术措施
1 建立无公害养殖基地
无公害肉羊养殖基地周围1km 范围内及水源上游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养殖区所处位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以及畜牧法规的要求,应远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公共场所等。饮用水源应充足、清洁、取用方便、便于防护。羊场的建设选址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沙壤土或沙土类;饲草料资源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电力保障等。为肉羊无公害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合理选择品种
根据地区环境、山羊的适应条件,人们的消费习惯,选择产肉性能较好的国外优良肉用品种公羊与当地母羊进行杂交,如波尔山羊与当地黑山羊进行杂交,选择它们所产生的杂交羔羊进行育肥,能明显提高育肥羊的产肉性能,缩短育肥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3 科学饲养管理
3.1 常规管理
羊场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屏障( 如防疫围墙)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具备相应的防疫设施设备,如车辆进出场消毒池、人员进出场消毒室、场舍专用消毒设备等。羊圈保持适宜饲养密度,以0.5 -0.8平方米/ 只为宜;羊舍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和温度适宜。
3.2 及早补饲
尽早补饲不但可以提早锻炼羔羊的胃肠消化机能,促进胃肠系统的健康发育,还可使羔羊摄取到更为完善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快速育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羔羊生后一周开始补饲。可准备鲜嫩的青草、叶片以及细软的干草等,将其悬挂在高处架子上,高度以羔羊能够吃到为宜,以此让羔羊自由采食。为了尽快让羔羊补上料,最初可将炒过的精料置于盆中,通过香味诱使羔羊舔食。亦可将粉料涂在羔羊嘴上,让其反复磨食,经1周的训练后羔羊逐渐可以采食精料。为保证羔羊能吃上料,可在羊圈一侧设置羔羊栏,栏内设料槽,让羔羊自由出人,随时采食。需要注意,羔羊所食精料必须磨碎,配合比例适当,营养全面,特别是50日龄左右的羔羊是补饲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羔羊由吃奶逐步过渡到吃草料,哺乳量开始减少,采食量逐渐增加,更要注意日粮的全价性,蛋白质及能量营养水平都要高。
3.3 早期断奶
目前,对于羔羊何时断奶最合理,还没有统一规定。国外一般45-50 日龄断奶,国内是2 月龄断奶。断奶后羔羊和母羊分开饲养,羔羊留在原圈舍内,母羊羊舍离羔羊较远些,这样做是避免羔羊念母羊,影响采食。羔羊断奶应逐步进行,让其慢慢适应过程。一般5-6d 完成断奶为佳。
断奶初期,可让羔羊和母羊在一起,每天早晨和晚上仅哺乳一次,以后为哺乳一次,最终断奶。逐渐断奶对母羊乳腺炎的预防和羔羊的健康发育都有很好的作用。大群饲养时,应使产期相近、大小一致的羔羊同时断奶,这样有利于群体母羊在同一时期恢复体力,下次发情配种整齐、集中产羔、便于羊群统一管理。
3.4 及时去势
用于育肥的羔羊一般应在1-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减少擅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节省饲料,容易育肥,还可防止野交乱配。
3.5 适当使用瘤胃调控添加剂
在用高精料日粮育肥羔羊时,不要饲喂酸度过大的青贮料,并且可以适量添加瘤胃调控剂于日粮中,来降低瘤胃内异常发酵导致的酸度过高,防止慢性酸中毒。
常用添加剂有碳酸氢钠和氧化镁等缓冲化合物。一般碳酸氢钠和氧化镁比例为2 : 1 ,碳酸氢钠的用量为1.4% -2 0% ( 精料量)。
4 健全防疫驱虫制度
为更好进行防疫,在充分调研当地疫病流行、多发、普发病种的同时还需结合羊场疫病发生的实际,制定比较完善的免疫程序,并按计划执行防疫工作。羊圈内外要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常用消毒用品有草木灰水或10 % -20 % 的石灰乳溶液,或9% 一10 %的漂白粉液;羊体要定期除虫,供育肥的羔羊于断奶后和人秋时应分别药浴和驱虫1次,这样做可以更好地预防寄生虫病的危害,提高育肥效果。
5 添加“优加星-Y”系列产品进行高效饲养
“优加星-Y”系列产品(Y100和Y400)是由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根据羊的生理、消化和营养需求等特点,并结合羊养殖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羊只保健养殖技术和最新的营养理念精心研制而成。该系列产品添加了全面、均衡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并确保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元素之间配比科学合理,对于提高机体营养代谢吸收,促进肌肉生长、骨骼发育、脂肪沉积,以及改善羊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方法:按照1%/4%的添加量,均匀地混合于精料补充料中。日粮推荐配方如下图:
另外,精料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与粗料科学合理的搭配才可以发挥其高效育肥的效果,现推荐日粮配方如下:
无公害肉羊养殖基地周围1km 范围内及水源上游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养殖区所处位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以及畜牧法规的要求,应远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公共场所等。饮用水源应充足、清洁、取用方便、便于防护。羊场的建设选址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沙壤土或沙土类;饲草料资源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电力保障等。为肉羊无公害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合理选择品种
根据地区环境、山羊的适应条件,人们的消费习惯,选择产肉性能较好的国外优良肉用品种公羊与当地母羊进行杂交,如波尔山羊与当地黑山羊进行杂交,选择它们所产生的杂交羔羊进行育肥,能明显提高育肥羊的产肉性能,缩短育肥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3 科学饲养管理
3.1 常规管理
羊场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屏障( 如防疫围墙)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具备相应的防疫设施设备,如车辆进出场消毒池、人员进出场消毒室、场舍专用消毒设备等。羊圈保持适宜饲养密度,以0.5 -0.8平方米/ 只为宜;羊舍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和温度适宜。
3.2 及早补饲
尽早补饲不但可以提早锻炼羔羊的胃肠消化机能,促进胃肠系统的健康发育,还可使羔羊摄取到更为完善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快速育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羔羊生后一周开始补饲。可准备鲜嫩的青草、叶片以及细软的干草等,将其悬挂在高处架子上,高度以羔羊能够吃到为宜,以此让羔羊自由采食。为了尽快让羔羊补上料,最初可将炒过的精料置于盆中,通过香味诱使羔羊舔食。亦可将粉料涂在羔羊嘴上,让其反复磨食,经1周的训练后羔羊逐渐可以采食精料。为保证羔羊能吃上料,可在羊圈一侧设置羔羊栏,栏内设料槽,让羔羊自由出人,随时采食。需要注意,羔羊所食精料必须磨碎,配合比例适当,营养全面,特别是50日龄左右的羔羊是补饲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羔羊由吃奶逐步过渡到吃草料,哺乳量开始减少,采食量逐渐增加,更要注意日粮的全价性,蛋白质及能量营养水平都要高。
3.3 早期断奶
目前,对于羔羊何时断奶最合理,还没有统一规定。国外一般45-50 日龄断奶,国内是2 月龄断奶。断奶后羔羊和母羊分开饲养,羔羊留在原圈舍内,母羊羊舍离羔羊较远些,这样做是避免羔羊念母羊,影响采食。羔羊断奶应逐步进行,让其慢慢适应过程。一般5-6d 完成断奶为佳。
断奶初期,可让羔羊和母羊在一起,每天早晨和晚上仅哺乳一次,以后为哺乳一次,最终断奶。逐渐断奶对母羊乳腺炎的预防和羔羊的健康发育都有很好的作用。大群饲养时,应使产期相近、大小一致的羔羊同时断奶,这样有利于群体母羊在同一时期恢复体力,下次发情配种整齐、集中产羔、便于羊群统一管理。
3.4 及时去势
用于育肥的羔羊一般应在1-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减少擅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节省饲料,容易育肥,还可防止野交乱配。
3.5 适当使用瘤胃调控添加剂
在用高精料日粮育肥羔羊时,不要饲喂酸度过大的青贮料,并且可以适量添加瘤胃调控剂于日粮中,来降低瘤胃内异常发酵导致的酸度过高,防止慢性酸中毒。
常用添加剂有碳酸氢钠和氧化镁等缓冲化合物。一般碳酸氢钠和氧化镁比例为2 : 1 ,碳酸氢钠的用量为1.4% -2 0% ( 精料量)。
4 健全防疫驱虫制度
为更好进行防疫,在充分调研当地疫病流行、多发、普发病种的同时还需结合羊场疫病发生的实际,制定比较完善的免疫程序,并按计划执行防疫工作。羊圈内外要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常用消毒用品有草木灰水或10 % -20 % 的石灰乳溶液,或9% 一10 %的漂白粉液;羊体要定期除虫,供育肥的羔羊于断奶后和人秋时应分别药浴和驱虫1次,这样做可以更好地预防寄生虫病的危害,提高育肥效果。
5 添加“优加星-Y”系列产品进行高效饲养
“优加星-Y”系列产品(Y100和Y400)是由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根据羊的生理、消化和营养需求等特点,并结合羊养殖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羊只保健养殖技术和最新的营养理念精心研制而成。该系列产品添加了全面、均衡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并确保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元素之间配比科学合理,对于提高机体营养代谢吸收,促进肌肉生长、骨骼发育、脂肪沉积,以及改善羊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方法:按照1%/4%的添加量,均匀地混合于精料补充料中。日粮推荐配方如下图: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