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用种公羊繁殖力的措施
种公羊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羊群生产力,对肉羊养殖效益有明显影响。在肉羊生产中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种公羊的繁殖力。
1 选好种公羊
引进种公羊要根据生产需要或杂交利用的目的选择品种,所选的品种要与母本品种有较高的配合力,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和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引进和选择种公羊,一要检查体型外貌: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宽而较短,眼大有神,颈部粗短,前胸发育良好,胸宽深,后躯丰满,腰部强有力,四肢端正粗壮; 二要检查生殖器官: 睾丸大小适中,两侧睾丸和附睾大小基本一致,触摸睾丸感觉坚硬而富有弹性,无损伤和畸形,并在阴囊内移动自如; 阴囊无损伤和皮肤病; 三要检查精液质量,这点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些公羊虽然外观正常,但精液质量不一定正常,而且公羊在性成熟后就出现精液量少,或者精子活力低、密度小,畸形精子多,生存时间不够等问题,很难恢复正常,往往是终生的。
2 保证营养需求
肉用种公羊的饲养应维持中上等膘情,保持常年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应保证饲料的多样性,且易消化、适口性好,精粗饲料合理搭配,保证全年均衡供给青绿多汁饲料,同时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在日粮中按照精料比例添加适量(0.5%-0.8%)的牲命一号C,有利于促进公羊的精子活力,提高精子质量,从而改善公羊的繁殖性能。日粮应保持较高的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即使在非配种期,种公羊也不能饲喂单一的粗饲料或青绿多汁饲料,必须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非配种期种公羊因为配种结束后体况有不同程度下降,应待体况恢复后,再逐渐转为非配种期日粮。每日补饲精饲料0. 5kg、干草3kg、胡萝卜0. 5kg、食盐5 ~ 10g,夏秋以放牧为主,可适当减少精料补喂量。早晚各饮水1 次。配种前1 ~1. 5 个月,应增加精料量,按配种期喂量的60% ~ 70% 补喂,逐渐增加到配种期补喂量。配种期每日补喂精料1. 2 ~1. 5kg、干草2kg、胡萝卜1 ~ 1. 5kg、食盐15 ~ 20g,骨粉5 ~10g,生鸡蛋1 ~ 2 个,日粮分2 ~ 3 次饲喂。配种后恢复期,混合精料暂不减量,增加放牧时间,半个月后再减少精料饲喂量。保证供给充足饮水和运动。避免种公羊过肥或过瘦,应根据体况及时调整日粮。
3 加强管理
①分群和单圈饲养。种公羊要分群和单圈饲养,防止角斗消耗体力或受伤,公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尽量离母羊舍远些。放牧时要与母羊分开,切忌公母混群放牧,造成早配和乱配。公母分开放牧和饲养,也利于种公羊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
②加强运动。保证种公羊有足够的运动,在舍饲期,非配种期每天至少要保证运动2 ~ 3h,配种期运动时间不少于6h。
③保证健康体况。经常观察种公羊身体状况,按摩睾丸,做好修蹄,保证种公羊体况良好,肢蹄坚实,以便配种。每年修蹄2 ~ 3 次,以保证蹄形和行走正常,并做好肢蹄病预防工作。性欲差公羊,每天早晚各按摩睾丸1 次,每次10 ~15min。
④防热应激。高温可降低精液质量。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为种公羊创造凉爽的条件,保证充足饮水,应避免气温高时放牧,或到背阴地方放牧。⑤定期检查精液质量。精液品质决定种公羊的利用价值、配种能力和母羊受胎率。检查项目有颜色、气味、射精量、pH 值、精子密度和活力。正常精液呈乳白色,精子活力不低于0. 6,密度20 亿/mL 以上,精子畸形率不能超过20%。对生长发育不良、性欲低下、久治不愈、精液品质达不到要求的种公羊应及时淘汰,以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
4 合理利用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种公羊利用率可以提高20 倍左右,特别是大幅度提高良种公羊的利用价值,减少种公羊引种和饲养数量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而且人工授精可以提高母羊受胎率和防止疾病传染。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应对不同年龄种公羊合理确定采精频率,1. 5 岁左右公羊,如初次参加配种,每天1 ~ 2 次; 2. 5 岁以上公羊,每天可采3 ~ 4次。采精方式以1 天采精1 次,持续5d,或1 天采精2 次,持续3d 的方式为宜。对性欲低下的种公羊,可用中药治疗,阳起石10g、淫羊藿15g、川断20g、巴戟天15g、杜仲10g( 炒) 、牛藤10g、天冬20g、益智仁20g、黄芪15g,混合水煎,候温每日灌服2 次,每次250 ~ 300mL,连用3d。
5 加强疾病防治
患病种公羊,不仅影响配种,而且可传播某些疾病,因此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①定期喷撒“护舍宝”。搞好圈舍及环境卫生,定期清扫,每周一次左右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有利于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构建有益于公羊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另外要保持圈舍通风良好。
②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 次。对体外寄生虫主要利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等药物进行驱虫。如当地寄生虫病较严重,在每次驱虫后10 ~ 15d 再驱虫1 次。对体外寄生虫,利用溴氰菊酯等药物进行驱虫效果较好。
③疫病防控。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合理制定免疫程序,于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接种,防止传染病发生。重点加强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羊痘和呼吸道疾病预防。
④保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饲料、饮水要干净无污染,不喂冰冻、发霉饲草
1 选好种公羊
引进种公羊要根据生产需要或杂交利用的目的选择品种,所选的品种要与母本品种有较高的配合力,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和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引进和选择种公羊,一要检查体型外貌: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宽而较短,眼大有神,颈部粗短,前胸发育良好,胸宽深,后躯丰满,腰部强有力,四肢端正粗壮; 二要检查生殖器官: 睾丸大小适中,两侧睾丸和附睾大小基本一致,触摸睾丸感觉坚硬而富有弹性,无损伤和畸形,并在阴囊内移动自如; 阴囊无损伤和皮肤病; 三要检查精液质量,这点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些公羊虽然外观正常,但精液质量不一定正常,而且公羊在性成熟后就出现精液量少,或者精子活力低、密度小,畸形精子多,生存时间不够等问题,很难恢复正常,往往是终生的。
2 保证营养需求
肉用种公羊的饲养应维持中上等膘情,保持常年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应保证饲料的多样性,且易消化、适口性好,精粗饲料合理搭配,保证全年均衡供给青绿多汁饲料,同时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在日粮中按照精料比例添加适量(0.5%-0.8%)的牲命一号C,有利于促进公羊的精子活力,提高精子质量,从而改善公羊的繁殖性能。日粮应保持较高的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即使在非配种期,种公羊也不能饲喂单一的粗饲料或青绿多汁饲料,必须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非配种期种公羊因为配种结束后体况有不同程度下降,应待体况恢复后,再逐渐转为非配种期日粮。每日补饲精饲料0. 5kg、干草3kg、胡萝卜0. 5kg、食盐5 ~ 10g,夏秋以放牧为主,可适当减少精料补喂量。早晚各饮水1 次。配种前1 ~1. 5 个月,应增加精料量,按配种期喂量的60% ~ 70% 补喂,逐渐增加到配种期补喂量。配种期每日补喂精料1. 2 ~1. 5kg、干草2kg、胡萝卜1 ~ 1. 5kg、食盐15 ~ 20g,骨粉5 ~10g,生鸡蛋1 ~ 2 个,日粮分2 ~ 3 次饲喂。配种后恢复期,混合精料暂不减量,增加放牧时间,半个月后再减少精料饲喂量。保证供给充足饮水和运动。避免种公羊过肥或过瘦,应根据体况及时调整日粮。
3 加强管理
①分群和单圈饲养。种公羊要分群和单圈饲养,防止角斗消耗体力或受伤,公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尽量离母羊舍远些。放牧时要与母羊分开,切忌公母混群放牧,造成早配和乱配。公母分开放牧和饲养,也利于种公羊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
②加强运动。保证种公羊有足够的运动,在舍饲期,非配种期每天至少要保证运动2 ~ 3h,配种期运动时间不少于6h。
③保证健康体况。经常观察种公羊身体状况,按摩睾丸,做好修蹄,保证种公羊体况良好,肢蹄坚实,以便配种。每年修蹄2 ~ 3 次,以保证蹄形和行走正常,并做好肢蹄病预防工作。性欲差公羊,每天早晚各按摩睾丸1 次,每次10 ~15min。
④防热应激。高温可降低精液质量。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为种公羊创造凉爽的条件,保证充足饮水,应避免气温高时放牧,或到背阴地方放牧。⑤定期检查精液质量。精液品质决定种公羊的利用价值、配种能力和母羊受胎率。检查项目有颜色、气味、射精量、pH 值、精子密度和活力。正常精液呈乳白色,精子活力不低于0. 6,密度20 亿/mL 以上,精子畸形率不能超过20%。对生长发育不良、性欲低下、久治不愈、精液品质达不到要求的种公羊应及时淘汰,以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
4 合理利用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种公羊利用率可以提高20 倍左右,特别是大幅度提高良种公羊的利用价值,减少种公羊引种和饲养数量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而且人工授精可以提高母羊受胎率和防止疾病传染。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应对不同年龄种公羊合理确定采精频率,1. 5 岁左右公羊,如初次参加配种,每天1 ~ 2 次; 2. 5 岁以上公羊,每天可采3 ~ 4次。采精方式以1 天采精1 次,持续5d,或1 天采精2 次,持续3d 的方式为宜。对性欲低下的种公羊,可用中药治疗,阳起石10g、淫羊藿15g、川断20g、巴戟天15g、杜仲10g( 炒) 、牛藤10g、天冬20g、益智仁20g、黄芪15g,混合水煎,候温每日灌服2 次,每次250 ~ 300mL,连用3d。
5 加强疾病防治
患病种公羊,不仅影响配种,而且可传播某些疾病,因此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①定期喷撒“护舍宝”。搞好圈舍及环境卫生,定期清扫,每周一次左右喷撒畜舍微生态改良剂—“护舍宝”,有利于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构建有益于公羊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另外要保持圈舍通风良好。
②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 次。对体外寄生虫主要利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等药物进行驱虫。如当地寄生虫病较严重,在每次驱虫后10 ~ 15d 再驱虫1 次。对体外寄生虫,利用溴氰菊酯等药物进行驱虫效果较好。
③疫病防控。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合理制定免疫程序,于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接种,防止传染病发生。重点加强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羊痘和呼吸道疾病预防。
④保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饲料、饮水要干净无污染,不喂冰冻、发霉饲草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