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产羔与羔羊护理的关键技术
1 预产期的推算
羊从开始怀孕到分娩的期间叫妊娠期,羊的妊娠期一般150 天左右,但随品种、个体、年龄和饲养条件的不同而异,如肉用绵羊品种的妊娠期较短,平均145 天左右,细毛羊品种妊娠期150 天左右。

2 产羔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准备好接羔室或临时接羔棚。要求宽敞明亮,干燥通风,但保温性能好,使用前彻底清扫、消毒。棚舍内有待产母羊圈和母仔圈,每个小圈2 平方米。冬季产羔室温度应不低于5℃。接羔时必备的草架、料槽、产羔记录、碘酒、药棉、胶布和多发病的治疗药品等必须事先备好。另外,给产羔母羊准备充足的优质干草和适当的精饲料、多汁饲料。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好接羔人员,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3 分娩征兆
母羊临近分娩时,乳房胀大,乳头竖立,手挤时可有少量浓稠的乳汁,骨盆韧带松驰,尾根两侧下陷,腹部下垂,肷窝凹陷,阴唇肿大潮红,有粘液流出,行动迟缓,排尿频繁,时而回头看视腹部,常单独呆立墙角或趴卧,四肢伸直,不爱吃草,站立不安,有时鸣叫,前肢挠地,临产前有努责现象。发现上述现象,应快速送入产房,用温水洗净外阴部、肛门、尾根、股内侧和乳房,用1%-2%煤酚皂溶液消毒。

4 接产
首先剪去临产母羊乳房周围和后肢内侧的羊毛,用温水洗净乳房,并挤出几滴初乳;再将母羊尾根、外阴部、肛门洗净,用1%煤酚皂溶液消毒。母羊生产多数能正常进行,羊膜破水后10-30 分钟,羔羊即能顺利产出,两前肢和头部先出,当头也露出后,羔羊就能随母羊努责而顺利产出。产双羔时,先后间隔5-30 分钟,个别时间会长些。母羊产出第1 只羔羊后,仍表现不安,卧地不起,或起立又卧下,努责等,就有可能是双羔,此时用手在母羊腹部前方用力向上推举,则能触到硬而光滑的羔体。羔羊产出后,应迅速将羔羊口、鼻、耳中的粘液抠出,以免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的粘液必须让母羊舔净,既可促进新生羔羊血液循环,且有助于母羊认羔。冬天接产工作应迅速,避免感冒。羔羊出生后,一般母羊站起后,脐带自然断裂,这时用0.5%碘酒在断端消毒。如果脐带未断,先将脐带内血液向羔羊脐部挤压,在离羔羊腹部3-4 厘米处剪断,涂抹碘酒消毒。胎衣通常在母羊产羔后0.5-1.0 小时能自然排出,接产人员一旦发现胎衣排出,应立即取走,防止被母羊吃后养成咬羔、吃羔等恶癖。
5 助产
在破水后30 分钟,如母羊努责无力,羔羊仍未产出,即可助产。助产人员应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涂上润滑油。先将羔羊前肢反复拉出送入,然后1 只手拉前肢,1 只手扶头,随母羊努责,慢慢向下拉出。助产应及时,过迟,母羊精力消耗太大,羊水流尽不易产出。难产有时是由胎位不正引起,此时要先弄清楚属于哪种胎位不正,然后用手将胎儿露出部分送回阴道,将胎儿轻轻摆正,转为正胎位,让母羊自然产出胎儿,或随母羊有节奏努责,将胎儿拉出。对假死的羔羊抢要先清除呼吸道内吸入的粘液、羊水,擦净鼻孔,向鼻孔吹气或进行人工呼吸。或提起羔羊后肢,悬空并拍击其背部、胸部;或是让羔羊平卧,保持前低后高,手握前肢,反复前后屈伸,然后用手轻拍胸部两侧等。
6 羔羊的护理
对羔羊的日常护理要做到“三防”,即防冻、防饿和防潮;“四勤”,即勤检查、勤配奶、勤治疗和勤消毒。7-10 天以内,最好母仔同栏,彼此熟悉,让羔羊很快学会吃奶,吃好初乳,瘦弱羔羊或初产母羊以及母性差的母羊所生的羔羊,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先把母羊保定,将羔羊放到乳房前,找好乳头,让羔羊吃奶,反复几次,羔羊即可自己吮乳。若母羊有病、死亡、无奶或1 胎多羔而奶水不足,应找保姆羊代乳,羔羊吃饱后,喜睡觉,如遇天热,卧地太久则胃内奶急剧发酵,会引起腹胀,随即腹泻。当羔羊腹泻时,将“护仔安C”按每头羔羊每次10-20克与牛奶混匀饲喂或灌服,每天2-3次,连续饲喂3-5天,然后减半再喂3-5天。“护仔安C”能迅速纠正瘤胃微生态平衡和止泻,促进康复,避免了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天冷时,或地面潮湿则因冻、潮而引起感冒、肺炎或腹泻等疾病。因此,要保持产羔室地面干燥,室温适中,且不能让羔羊多睡觉。同时,要防止羔羊被压伤、压死。另外,要对产羔羊舍定期喷撒“护舍宝”,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羊从开始怀孕到分娩的期间叫妊娠期,羊的妊娠期一般150 天左右,但随品种、个体、年龄和饲养条件的不同而异,如肉用绵羊品种的妊娠期较短,平均145 天左右,细毛羊品种妊娠期150 天左右。

2 产羔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准备好接羔室或临时接羔棚。要求宽敞明亮,干燥通风,但保温性能好,使用前彻底清扫、消毒。棚舍内有待产母羊圈和母仔圈,每个小圈2 平方米。冬季产羔室温度应不低于5℃。接羔时必备的草架、料槽、产羔记录、碘酒、药棉、胶布和多发病的治疗药品等必须事先备好。另外,给产羔母羊准备充足的优质干草和适当的精饲料、多汁饲料。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好接羔人员,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3 分娩征兆
母羊临近分娩时,乳房胀大,乳头竖立,手挤时可有少量浓稠的乳汁,骨盆韧带松驰,尾根两侧下陷,腹部下垂,肷窝凹陷,阴唇肿大潮红,有粘液流出,行动迟缓,排尿频繁,时而回头看视腹部,常单独呆立墙角或趴卧,四肢伸直,不爱吃草,站立不安,有时鸣叫,前肢挠地,临产前有努责现象。发现上述现象,应快速送入产房,用温水洗净外阴部、肛门、尾根、股内侧和乳房,用1%-2%煤酚皂溶液消毒。

4 接产
首先剪去临产母羊乳房周围和后肢内侧的羊毛,用温水洗净乳房,并挤出几滴初乳;再将母羊尾根、外阴部、肛门洗净,用1%煤酚皂溶液消毒。母羊生产多数能正常进行,羊膜破水后10-30 分钟,羔羊即能顺利产出,两前肢和头部先出,当头也露出后,羔羊就能随母羊努责而顺利产出。产双羔时,先后间隔5-30 分钟,个别时间会长些。母羊产出第1 只羔羊后,仍表现不安,卧地不起,或起立又卧下,努责等,就有可能是双羔,此时用手在母羊腹部前方用力向上推举,则能触到硬而光滑的羔体。羔羊产出后,应迅速将羔羊口、鼻、耳中的粘液抠出,以免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的粘液必须让母羊舔净,既可促进新生羔羊血液循环,且有助于母羊认羔。冬天接产工作应迅速,避免感冒。羔羊出生后,一般母羊站起后,脐带自然断裂,这时用0.5%碘酒在断端消毒。如果脐带未断,先将脐带内血液向羔羊脐部挤压,在离羔羊腹部3-4 厘米处剪断,涂抹碘酒消毒。胎衣通常在母羊产羔后0.5-1.0 小时能自然排出,接产人员一旦发现胎衣排出,应立即取走,防止被母羊吃后养成咬羔、吃羔等恶癖。
5 助产
在破水后30 分钟,如母羊努责无力,羔羊仍未产出,即可助产。助产人员应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涂上润滑油。先将羔羊前肢反复拉出送入,然后1 只手拉前肢,1 只手扶头,随母羊努责,慢慢向下拉出。助产应及时,过迟,母羊精力消耗太大,羊水流尽不易产出。难产有时是由胎位不正引起,此时要先弄清楚属于哪种胎位不正,然后用手将胎儿露出部分送回阴道,将胎儿轻轻摆正,转为正胎位,让母羊自然产出胎儿,或随母羊有节奏努责,将胎儿拉出。对假死的羔羊抢要先清除呼吸道内吸入的粘液、羊水,擦净鼻孔,向鼻孔吹气或进行人工呼吸。或提起羔羊后肢,悬空并拍击其背部、胸部;或是让羔羊平卧,保持前低后高,手握前肢,反复前后屈伸,然后用手轻拍胸部两侧等。
6 羔羊的护理
对羔羊的日常护理要做到“三防”,即防冻、防饿和防潮;“四勤”,即勤检查、勤配奶、勤治疗和勤消毒。7-10 天以内,最好母仔同栏,彼此熟悉,让羔羊很快学会吃奶,吃好初乳,瘦弱羔羊或初产母羊以及母性差的母羊所生的羔羊,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先把母羊保定,将羔羊放到乳房前,找好乳头,让羔羊吃奶,反复几次,羔羊即可自己吮乳。若母羊有病、死亡、无奶或1 胎多羔而奶水不足,应找保姆羊代乳,羔羊吃饱后,喜睡觉,如遇天热,卧地太久则胃内奶急剧发酵,会引起腹胀,随即腹泻。当羔羊腹泻时,将“护仔安C”按每头羔羊每次10-20克与牛奶混匀饲喂或灌服,每天2-3次,连续饲喂3-5天,然后减半再喂3-5天。“护仔安C”能迅速纠正瘤胃微生态平衡和止泻,促进康复,避免了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天冷时,或地面潮湿则因冻、潮而引起感冒、肺炎或腹泻等疾病。因此,要保持产羔室地面干燥,室温适中,且不能让羔羊多睡觉。同时,要防止羔羊被压伤、压死。另外,要对产羔羊舍定期喷撒“护舍宝”,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