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分娩接助产与产后保健护理技术
在奶牛生产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奶牛常见常发的各种疾病约有七成左右会发生在奶牛分娩产犊以后。这些疾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后代谢性疾病,如产后低血钙、低血钾、产后瘫痪、酮病等疾病;一类是产后感染性疾病,如产道损伤、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等疾病。奶牛这两类产后疾病不仅影响产后正常泌乳和产后适时再孕;还能影响奶牛产后机体健康,甚至会造成非正常伤亡和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掌握奶牛分娩接助产和产后保健护理技术,能较好地预防奶牛发生各种产后疾病,使奶牛在产后能够正常泌乳和适时再孕。
下面就奶牛分娩接助产与产后保健护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奶牛分娩接助产
1.确保临产奶牛安全分娩
妊娠临产奶牛能否安全分娩是预防奶牛产后各种疾病,减少奶牛非正常伤亡淘汰和产后正常泌乳与适时再孕的重要基础。
保证临产奶牛安全分娩,首先要落实奶牛场产房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预防为主,适时处置,认真做好临产奶牛安全分娩工作。
2.做好临产奶牛接产准备
奶牛场负责奶牛分娩接助产人员应重视奶牛接助产消毒工作。临产奶牛的待产房(区)、棚舍场地和接助产使用的各种器械必须清洁卫生和经过严格消毒。接助产前要准备两桶消毒溶液。一桶为1%的高锰酸钾消毒溶液用于清洗临产奶牛外阴、肛门;一桶为0.1%的新洁尔灭消毒溶液用于助产者手臂清洗消毒和产科器具。如助产绳链、线锯等浸泡消毒,防止产后感染。还应准备好干净的长臂乳胶手套和清洁消毒的润滑剂备用。
3.倡导临产奶牛自然分娩
奶牛分娩接助产人员要认真不间断的观察待产奶牛和正在分娩的奶牛,尽可能倡导临产奶牛自然分娩,尽可能减少人为的非必须干预和过早的接助产以及粗放的接助产操作方式,避免分娩奶牛产道软组织损伤和生殖产道污物感染,尽可能的减少子宫炎和胎衣不下等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不适当的接助产不仅危害分娩奶牛,还会造成新生犊牛损伤,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成年以后的生产性能。
4.正确适时的接助产
当临产奶牛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正确的适时接助产。
当临产奶牛的胎牛包膜破裂羊水流出2个小时后(头胎牛2~3小时)仍不能自然分娩的;当羊膜囊露出阴门30分钟仍不见胎蹄出现;羊膜囊已凸出或羊膜囊内的黄褐色液体从阴道流出;产牛强力努责超过30分钟,仍没有发现胎犊露出、或胎犊头部露出嘴唇和舌头发紫、或产牛努责时胎蹄露出,但停止努责后又退缩回去;仅有一胎蹄露出阴门,或两只露出阴门的胎蹄朝上,或三至四只胎蹄均露出阴门等。临产奶牛接助产人员须及时进行接助产,防止因时间过长造成犊牛窒息死亡。
5.分娩奶牛接助产注意事项
奶牛分娩接助产时,首先必须严格认真的清洁和消毒奶牛的外阴、肛门和周围躯体区域。
第二摸清分娩奶牛胎位。接助产人员须采取洁净无菌的方式轻轻的将手臂伸入奶牛产道探查待产奶牛的胎位。在确认奶牛胎位没有异常后,方可进行奶牛的接助产工作。
第三不可蛮干防止损伤。如遇有奶牛胎位异常情况,需要先调整好奶牛的胎位后才能再进行接助产。否则会因为非正常的接助产导致接助产困难和分娩奶牛产道损伤及子宫拉伤,造成奶牛生殖器官损伤感染。
第四科学合理的接助产。为分娩奶牛接助产时,助产器与分娩奶牛产道必须呈一个同样的水平线,即母牛与助产器的角度是180°。分娩母牛正产,要随着母牛的努责用力,然后慢慢的往外向下压着拉犊牛,不能硬性蛮干的接助产,防止产道和子宫损伤。当犊牛的头部出来以前须给分娩母牛一定的休息时间,不能一下子突然把犊牛拉出来;但当犊牛的胸部出来时就不能再停顿了,要顺势缓慢的,连续不停的把犊牛拉出分娩母牛产道。如果分娩母牛倒产,就要随着母牛的努责,顺势向外拉犊牛后腿,当慢慢将牛犊的臀部来出分娩奶牛体外后,须不停顿的,慢慢的直接将牛犊拉出分娩奶牛体外,防治犊牛窒息和粘液呛肺。
第五当牛犊出生后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的羊水,脐带留10~20厘米长,用手指甲逐渐将脐带捋断后,用10%的碘酒进行消毒,以减少脐带出血和细菌感染。
第六分娩母牛产犊后应立即驱赶起来,注射40IU催产素,这样有利于子宫复位,减少出血,防止子宫脱出,促进恶露排除。
二、奶牛产后保健护理
(一)做好改善环境和卫生消毒工作
要为产后奶牛提供宽敞的自由卧栏和宽阔的采食饲槽。产后奶牛的自由卧栏配置数量:一般为产后奶牛数的1.2~1.3倍;产后奶牛的采食饲槽宽度一般应调整为85~95cm。产后奶牛每次上槽饲喂颈枷夹牛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让产后奶牛能够自由舒适的起卧和活动。
每天按时清理牛舍、牛床卫生,打扫干净后换铺洁净的褥草或木屑粉。每周对牛舍、牛床喷撒护舍宝。保持良好的奶牛产房卫生,降低产后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感染发生。
(二)产后奶牛保健护理重点
(1)在产后奶牛身上用蜡笔写上产犊日期,做好标记,便于观察记录。
(2)产后奶牛2小时以内灌服丙二醇300ml和补充钙制剂,对体质差的奶牛间隔12小时再重复灌服一次钙制剂;
(3)对产后7~10天以内的产后奶牛每天须进行两次体温测试,并作好记录分析。
(4)对难产、产道损伤、产后庝痛和胎衣不下的产后奶牛须连续3~5天注射头孢噻呋类抗菌消炎药物,并视具体情况采取其他综合诊治措施。
(5)产后奶牛在产后0~21天阶段应饲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平衡的TMR全混配合日粮,精心饲养,促进食欲,提高采食量。
(6)从产犊到产后30天连续使用“牲命一号C”,将本品按1%比例添加于精料补充料中。可有效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增强奶牛对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抗病能力;并对预防骨质疏松、产后瘫痪,促进胎衣排落及产后发情,提高受胎率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奶牛分娩接助产和产后保健护理技术,能较好地预防奶牛发生各种产后疾病,使奶牛在产后能够正常泌乳和适时再孕。
下面就奶牛分娩接助产与产后保健护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奶牛分娩接助产
1.确保临产奶牛安全分娩
妊娠临产奶牛能否安全分娩是预防奶牛产后各种疾病,减少奶牛非正常伤亡淘汰和产后正常泌乳与适时再孕的重要基础。
保证临产奶牛安全分娩,首先要落实奶牛场产房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预防为主,适时处置,认真做好临产奶牛安全分娩工作。
2.做好临产奶牛接产准备
奶牛场负责奶牛分娩接助产人员应重视奶牛接助产消毒工作。临产奶牛的待产房(区)、棚舍场地和接助产使用的各种器械必须清洁卫生和经过严格消毒。接助产前要准备两桶消毒溶液。一桶为1%的高锰酸钾消毒溶液用于清洗临产奶牛外阴、肛门;一桶为0.1%的新洁尔灭消毒溶液用于助产者手臂清洗消毒和产科器具。如助产绳链、线锯等浸泡消毒,防止产后感染。还应准备好干净的长臂乳胶手套和清洁消毒的润滑剂备用。
3.倡导临产奶牛自然分娩
奶牛分娩接助产人员要认真不间断的观察待产奶牛和正在分娩的奶牛,尽可能倡导临产奶牛自然分娩,尽可能减少人为的非必须干预和过早的接助产以及粗放的接助产操作方式,避免分娩奶牛产道软组织损伤和生殖产道污物感染,尽可能的减少子宫炎和胎衣不下等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不适当的接助产不仅危害分娩奶牛,还会造成新生犊牛损伤,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成年以后的生产性能。
4.正确适时的接助产
当临产奶牛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正确的适时接助产。
当临产奶牛的胎牛包膜破裂羊水流出2个小时后(头胎牛2~3小时)仍不能自然分娩的;当羊膜囊露出阴门30分钟仍不见胎蹄出现;羊膜囊已凸出或羊膜囊内的黄褐色液体从阴道流出;产牛强力努责超过30分钟,仍没有发现胎犊露出、或胎犊头部露出嘴唇和舌头发紫、或产牛努责时胎蹄露出,但停止努责后又退缩回去;仅有一胎蹄露出阴门,或两只露出阴门的胎蹄朝上,或三至四只胎蹄均露出阴门等。临产奶牛接助产人员须及时进行接助产,防止因时间过长造成犊牛窒息死亡。
5.分娩奶牛接助产注意事项
奶牛分娩接助产时,首先必须严格认真的清洁和消毒奶牛的外阴、肛门和周围躯体区域。
第二摸清分娩奶牛胎位。接助产人员须采取洁净无菌的方式轻轻的将手臂伸入奶牛产道探查待产奶牛的胎位。在确认奶牛胎位没有异常后,方可进行奶牛的接助产工作。
第三不可蛮干防止损伤。如遇有奶牛胎位异常情况,需要先调整好奶牛的胎位后才能再进行接助产。否则会因为非正常的接助产导致接助产困难和分娩奶牛产道损伤及子宫拉伤,造成奶牛生殖器官损伤感染。
第四科学合理的接助产。为分娩奶牛接助产时,助产器与分娩奶牛产道必须呈一个同样的水平线,即母牛与助产器的角度是180°。分娩母牛正产,要随着母牛的努责用力,然后慢慢的往外向下压着拉犊牛,不能硬性蛮干的接助产,防止产道和子宫损伤。当犊牛的头部出来以前须给分娩母牛一定的休息时间,不能一下子突然把犊牛拉出来;但当犊牛的胸部出来时就不能再停顿了,要顺势缓慢的,连续不停的把犊牛拉出分娩母牛产道。如果分娩母牛倒产,就要随着母牛的努责,顺势向外拉犊牛后腿,当慢慢将牛犊的臀部来出分娩奶牛体外后,须不停顿的,慢慢的直接将牛犊拉出分娩奶牛体外,防治犊牛窒息和粘液呛肺。
第五当牛犊出生后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的羊水,脐带留10~20厘米长,用手指甲逐渐将脐带捋断后,用10%的碘酒进行消毒,以减少脐带出血和细菌感染。
第六分娩母牛产犊后应立即驱赶起来,注射40IU催产素,这样有利于子宫复位,减少出血,防止子宫脱出,促进恶露排除。
二、奶牛产后保健护理
(一)做好改善环境和卫生消毒工作
要为产后奶牛提供宽敞的自由卧栏和宽阔的采食饲槽。产后奶牛的自由卧栏配置数量:一般为产后奶牛数的1.2~1.3倍;产后奶牛的采食饲槽宽度一般应调整为85~95cm。产后奶牛每次上槽饲喂颈枷夹牛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让产后奶牛能够自由舒适的起卧和活动。
每天按时清理牛舍、牛床卫生,打扫干净后换铺洁净的褥草或木屑粉。每周对牛舍、牛床喷撒护舍宝。保持良好的奶牛产房卫生,降低产后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感染发生。
(二)产后奶牛保健护理重点
(1)在产后奶牛身上用蜡笔写上产犊日期,做好标记,便于观察记录。
(2)产后奶牛2小时以内灌服丙二醇300ml和补充钙制剂,对体质差的奶牛间隔12小时再重复灌服一次钙制剂;
(3)对产后7~10天以内的产后奶牛每天须进行两次体温测试,并作好记录分析。
(4)对难产、产道损伤、产后庝痛和胎衣不下的产后奶牛须连续3~5天注射头孢噻呋类抗菌消炎药物,并视具体情况采取其他综合诊治措施。
(5)产后奶牛在产后0~21天阶段应饲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平衡的TMR全混配合日粮,精心饲养,促进食欲,提高采食量。
(6)从产犊到产后30天连续使用“牲命一号C”,将本品按1%比例添加于精料补充料中。可有效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增强奶牛对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抗病能力;并对预防骨质疏松、产后瘫痪,促进胎衣排落及产后发情,提高受胎率具有重要意义。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