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不发情怎么办?别忘记添加“牲命一号C”!
奶牛的妊娠期大约为282~285 d,时间持续较长,若要保证育龄期母牛1 a产仔一次并保证产奶量,就需要及时配种。但在奶牛生产中,产后不发情的情况高发多见,母牛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活动停止。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导致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如果这样的母牛在牛群中占比例较大,这就使牛群头均产奶量、全年总产奶量降低。目前,我国奶牛场的产犊间隔大多在400 d左右,由此,可带来每年上亿元的经济损失。此外,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奶中药物残留的风险,给百姓的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找到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奶牛产后不发情的办法迫在眉睫。
1 奶牛产后不发情的临床表现
为了及时给产后的母牛配种,缩短产犊间隔时间,母牛产后的第1次发情尤为重要。母牛经过妊娠、分娩过程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生殖器官发生了迅速而剧烈的变化,所以到下1次正常发情、配种,其生殖器官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不同的奶牛个体产后第1次发情的时间不尽相同。假设气温适宜,产后无疾病,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好,那么奶牛产后再次出现发情的时间就会有所缩短。
对于正常的奶牛,一般是在产后20~70 d发情,需要哺乳带犊牛的为30~110 d,母牛如果在产犊后25~30 d排卵但发情征状不明显,一般在产后40~50 d正常发情。 如果产后60 d仍不发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从临床观察来看,奶牛产后不发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成年母牛产犊后长期无发情表现;另一种表现为成年母牛产犊后出现 1~2 次发情, 以后无发情表现。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可分为隐性发情、未及时检出发情和真的不发情3种情况。
2 奶牛产后不发情的原因
奶牛产犊后在某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情,这是具有自我保护作用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只有在子宫复旧完成之后,发情周期才开始恢复。奶牛产后正常不发情时间在不同品种间有些差别,大多数奶牛为20~70 d。正常情况下,牛在产后9~15 d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增加,促进卵泡生长,然后血液中的雌二醇浓度也随FSH的分泌及卵泡的生长而发生变化。雌二醇的浓度增大,并作用于神经内分泌中心,使其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敏感性增高。同时,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也在分娩后头两周开始增加,在产后14~21 d左右即达到足以引起排卵的水平。产后奶牛分泌的孕酮较少,其半衰期也较短,而且由于在此之前缺乏孕酮发挥作用,因而奶牛产后发情,尤其是第1次,多为安静发情。若上述正常的调节过程发生扰乱,奶牛产后发情就会推迟。引起奶牛产后不发情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泌乳
泌乳时,吮吸可刺激乳头使乳头的感受器发生兴奋,然后发出冲动经传到下丘脑,传人神经元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使下丘脑神经元对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的敏感性增加,从而降低脉冲发生器的功能,GnRH的分泌受到抑制,使FSH、LH处于低水平,卵泡发育受阻,因而造成了奶牛不发情。奶牛泌乳可引起产后不发情期延长,这是因为卵巢释放雌激素受到抑制,减弱了对丘脑下部-垂体的正反馈作用,同时也使GnRH分泌减少,这样就会阻止产后第一次排卵及尽早恢复正常的发情周期;此外,泌乳尚可使血浆中的皮质激素的浓度升高,从而抑制LH的分泌,降低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
2.2 营养状况
奶牛分娩后,采食高峰比泌乳高峰晚,产后42~47 d,卵巢开始重新恢复周期性活动,营养不良的的奶牛会出现能量代谢负平衡,。如果奶牛产犊前后饲喂不当,营养不均衡,分娩之后卵巢的机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不发情期延长。奶牛在妊娠后期要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产后大多仍然处于能量的负平衡状态,因此产奶量高者不发情期延长。增加能量摄入能加速卵巢周期性活动的恢复过程。试验表明,在产后,减少饲料中的能量可使垂体促性腺素的含量降低,从而延长了产后不发情期;产后或产前14 d增加能量的摄人可以缩短产后奶牛的发情间隔,而且在产前14 d、分娩时或产后28 d开始增加能量的供给可以增加卵泡的数量。体况的好坏与产后早期的卵泡发育、产后30 d垂体LH的含量等呈正相关。此外,体况也影响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浓度、LH脉冲频率、产后间隔等。能量摄人的多少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能量代谢的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具有一种反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体况差的奶牛视前区阿片肽增加,对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减少GnRH的合成与释放,降低 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浓度,同时降低了垂体对生长剂量GnRH的反应性。
2.3疾病因素 除了因管理性因素、季节及光照以及年龄和胎次引起的产后不发情,大多数奶牛的产后不发情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发。如奶牛子宫复旧不全和子宫迟缓、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等产科疾病,还有蹄部、腿部受伤或感染寄生虫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均可引起奶牛产后不发情的症状。
3、日粮中添加“牲命一号C”,有效缓解奶牛产后不发情的症状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奶牛的生理、消化和营养需要等特点研制生产出一种功能性专用预混料—“牲命一号C”,不仅确保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元素之间配比科学合理,同时采用先进的奶牛保健养殖技术和最新的营养理念精心研发而成。“牲命一号C”含有多种与奶牛繁殖生理相关的营养素,能够全面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调节奶牛体内激素代谢 ,促进胎衣排落及产后发情,提高受胎率;添加核心成分,可显著增强免疫力,改善繁殖性能。内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功能性维生素,能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通过营养调节促进奶牛产后机体快速恢复以适应正常泌乳和繁殖的需求,提高泌乳期产奶量。使用方法:按照1%比例添加于泌乳牛精料补充料中。
1 奶牛产后不发情的临床表现
为了及时给产后的母牛配种,缩短产犊间隔时间,母牛产后的第1次发情尤为重要。母牛经过妊娠、分娩过程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生殖器官发生了迅速而剧烈的变化,所以到下1次正常发情、配种,其生殖器官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不同的奶牛个体产后第1次发情的时间不尽相同。假设气温适宜,产后无疾病,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好,那么奶牛产后再次出现发情的时间就会有所缩短。
对于正常的奶牛,一般是在产后20~70 d发情,需要哺乳带犊牛的为30~110 d,母牛如果在产犊后25~30 d排卵但发情征状不明显,一般在产后40~50 d正常发情。 如果产后60 d仍不发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从临床观察来看,奶牛产后不发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成年母牛产犊后长期无发情表现;另一种表现为成年母牛产犊后出现 1~2 次发情, 以后无发情表现。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可分为隐性发情、未及时检出发情和真的不发情3种情况。
2 奶牛产后不发情的原因
奶牛产犊后在某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情,这是具有自我保护作用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只有在子宫复旧完成之后,发情周期才开始恢复。奶牛产后正常不发情时间在不同品种间有些差别,大多数奶牛为20~70 d。正常情况下,牛在产后9~15 d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增加,促进卵泡生长,然后血液中的雌二醇浓度也随FSH的分泌及卵泡的生长而发生变化。雌二醇的浓度增大,并作用于神经内分泌中心,使其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敏感性增高。同时,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也在分娩后头两周开始增加,在产后14~21 d左右即达到足以引起排卵的水平。产后奶牛分泌的孕酮较少,其半衰期也较短,而且由于在此之前缺乏孕酮发挥作用,因而奶牛产后发情,尤其是第1次,多为安静发情。若上述正常的调节过程发生扰乱,奶牛产后发情就会推迟。引起奶牛产后不发情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泌乳
泌乳时,吮吸可刺激乳头使乳头的感受器发生兴奋,然后发出冲动经传到下丘脑,传人神经元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使下丘脑神经元对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的敏感性增加,从而降低脉冲发生器的功能,GnRH的分泌受到抑制,使FSH、LH处于低水平,卵泡发育受阻,因而造成了奶牛不发情。奶牛泌乳可引起产后不发情期延长,这是因为卵巢释放雌激素受到抑制,减弱了对丘脑下部-垂体的正反馈作用,同时也使GnRH分泌减少,这样就会阻止产后第一次排卵及尽早恢复正常的发情周期;此外,泌乳尚可使血浆中的皮质激素的浓度升高,从而抑制LH的分泌,降低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
2.2 营养状况
奶牛分娩后,采食高峰比泌乳高峰晚,产后42~47 d,卵巢开始重新恢复周期性活动,营养不良的的奶牛会出现能量代谢负平衡,。如果奶牛产犊前后饲喂不当,营养不均衡,分娩之后卵巢的机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不发情期延长。奶牛在妊娠后期要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产后大多仍然处于能量的负平衡状态,因此产奶量高者不发情期延长。增加能量摄入能加速卵巢周期性活动的恢复过程。试验表明,在产后,减少饲料中的能量可使垂体促性腺素的含量降低,从而延长了产后不发情期;产后或产前14 d增加能量的摄人可以缩短产后奶牛的发情间隔,而且在产前14 d、分娩时或产后28 d开始增加能量的供给可以增加卵泡的数量。体况的好坏与产后早期的卵泡发育、产后30 d垂体LH的含量等呈正相关。此外,体况也影响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浓度、LH脉冲频率、产后间隔等。能量摄人的多少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能量代谢的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具有一种反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体况差的奶牛视前区阿片肽增加,对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减少GnRH的合成与释放,降低 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浓度,同时降低了垂体对生长剂量GnRH的反应性。
2.3疾病因素 除了因管理性因素、季节及光照以及年龄和胎次引起的产后不发情,大多数奶牛的产后不发情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发。如奶牛子宫复旧不全和子宫迟缓、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等产科疾病,还有蹄部、腿部受伤或感染寄生虫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均可引起奶牛产后不发情的症状。
3、日粮中添加“牲命一号C”,有效缓解奶牛产后不发情的症状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奶牛的生理、消化和营养需要等特点研制生产出一种功能性专用预混料—“牲命一号C”,不仅确保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元素之间配比科学合理,同时采用先进的奶牛保健养殖技术和最新的营养理念精心研发而成。“牲命一号C”含有多种与奶牛繁殖生理相关的营养素,能够全面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调节奶牛体内激素代谢 ,促进胎衣排落及产后发情,提高受胎率;添加核心成分,可显著增强免疫力,改善繁殖性能。内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功能性维生素,能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通过营养调节促进奶牛产后机体快速恢复以适应正常泌乳和繁殖的需求,提高泌乳期产奶量。使用方法:按照1%比例添加于泌乳牛精料补充料中。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