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组织开展奶牛产业发展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全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市奶牛产业发展思路和举措,9月5日至9日,湖北省黄冈市农办(奶办)主任朱冬明带队赴黄州区、团风县、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武穴市,组织开展奶牛产业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组先后深入黄州华窑奶牛养殖公司、市农科院梅家墩奶业养殖场、红安盛源牧业有限公司、百家宝奶牛养殖公司、麻城优然牧业麻城奶牛牧场、鑫旺源养殖公司、罗田长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金贝农业有限公司、武穴市伊利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察看现场,听取汇报,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为黄冈奶牛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寻经问策。
自2006年伊利落户黄冈以来,在黄冈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伊利集团倾力支持下,黄冈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乳品加工能力、奶牛规模、产奶量、单产和奶质在全省均排第一,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乳品加工和优质奶源基地。但全市奶牛产业存在养殖规模逐渐萎缩、牧场设施不断老化、环保治理压力加大、公司管理粗放、养殖技术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
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针对奶业产业发展现状,朱冬明就下一步奶牛养殖提出四点要求:(一)各奶牛养殖场要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与伊利公司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力争每个县市(区)形成5000头的养殖规模,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引进伊利公司再新建1至2个大型现代化牧场。(二)要加大环保投入。要通过加大环保投入,通过青储饲料的种植,沼气池的兴建,发展蚯蚓养殖等途径,消纳废弃物,改善生产养殖环境。(三)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县市区要建立地方党委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机制,帮助企业协调处理好周边关系。要用活用足奶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四)要加强牧场管理和人才培养。奶牛养殖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要加强牧场管理,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养殖技术人员,提高牧场养殖效益,促进牧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