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命1号C:预防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窍门
奶牛若产后发生慢性子宫内膜炎,不仅会影响繁殖间隔、产犊间隔和产奶量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不孕的情况,因此经济效益会大打折扣。这种病主要是产犊异常、胎衣不正、生产卫生条件差导致的。在产后20-30天,化脓棒杆菌成为唯一引起该病感染的细菌,母牛患病后会有白色分泌物,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发展为子宫积脓,即持久黄体慢性子宫内膜炎。
1、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和诊断
如果奶牛在产后2d 左右有脓性粘性分泌物出现,那么就有可能是患病,病情较轻时,分泌物会有一些脓性碎片,有些还会出现脓性粘性分泌物,颜色和血色差不多,颜色稍深如巧克力。一般发病的奶牛会出现细微的症状,不容易发现,比如说呼吸、体温没有显著变化,产奶减少,以至于难以及时发觉。患病奶牛在卧躺状态下可以发现有黄白的分泌物存在,在外阴、尾部可以看见一些分泌物的干燥物。为病牛进行直肠检查,可以发现其子宫肿大,子宫角大小异常。奶牛在分娩2 个月后,子宫角差别在5mm内属于正常情况。触诊在卵巢内可以找到黄体,其发情期无异常,阴道镜检存在粘膜潮红的症状。其中子宫颈外有粘液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尽管要对子宫颈炎进行考虑,但是结合一些症状表现来进行综合考虑,还是比较容易判断出属于卵巢同期子宫内膜炎。当母牛没有发情表现以及没有疾病状态,其产奶量减少,要进行体外检查,观察外阴部位是否存在粘性脓性物质,尾部以及后腿部位是否有干燥的脓液迹象。奶牛卧躺时,地上会出现黄白色的分泌物,通过直肠检查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子宫膨大的症状,患病的奶牛子宫角基本上都不会是对称状态。可以感觉到奶牛子宫动脉血流震动,无受孕表现,子宫积脓的奶牛,其脓性物质可以从一角流动至另一角,调整角度可以判断。
2 治疗
(1)土霉素粉2g,或金霉素粉1g,或青霉素200万U,溶于蒸馏水250~300mL中,1次注入子宫,隔日1次,直至分泌物清亮为止。(2)对病程较长,分泌物具脓性者可用卢格氏液( 复方碘溶液) 。其配制方法碘25g、碘化钾50g,加蒸馏水40~50mL溶解,再用蒸馏水加至500mL。配成5%溶液。取5%碘溶液20mL,加蒸馏水500~600mL,1 次灌入子宫内。
持久黄体慢性子宫内膜炎需要使用前列腺素25mg 或者是氯前列烯醇0.5mg 进行肌注治疗,能够让黄体消失,促进卵泡发育。基本上为患病的奶牛持续治疗34d 就会发情,孕酮含量降低以及雌性激素刺激会促进子宫颈的开放,将内容物排出。
子宫内膜炎可以通过改善子宫机能的方式进行治疗,该疾病有可能会出现无器质性病变而难孕,这是由于生产之后,奶牛的身体比较虚弱,子宫血运不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以对子宫的血运状态进行改善,让子宫机能获得恢复,因此治疗效果比较好,像黄芪、红花蟾酥、当归、蜂胶、益母草、蒲黄、桃仁、连翘等,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3 预防
①人为操作方面:为奶牛进行助产的时候,需要注意,手臂以及相关器械应该在进行侵入操作前消毒,不要对阴门和附近部位造成干扰,操作要仔细;进行配种的时候,使用的输精器械以及侵入生殖道器械都要先消毒处理;
②日粮结构方面:奶牛的饮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的补给,避免胎衣不下发生,建议在精料中添加0.8%-1%的保健产品“牲命1号C”;奶牛的全身其他疾病会对子宫内膜炎带来影响,产后发生瘫痪、乳房炎等疾病后,会对该疾病的发病带来促进作用,子宫恢复不佳,存在炎症也会有影响,所以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减少或避免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引发的疾病的发生。“牲命1号C”由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研究反刍动物营养的学者进行开发的,根据奶牛生产繁殖应激学说和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状况精心研制而成,富含多种矿物会元素、维生素、过瘤胃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有效提高奶牛的免疫机能,减少慢性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产后瘫痪、酮病等发生。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