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对肉用母牛繁殖力的影响
1能量
能量在肉用牛生产中可能是最重要的营养因素,在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源。碳水化合除作为能量源外还是家畜体内形成体组织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在日粮中额外能量变成畜体脂肪沉积起来。在日粮中的能量必须满足生产的需要,对所有的家畜日粮都要优先考虑能量这一营养物质。肉用母牛最重要的经济机能- 繁殖和妊娠,是能量最后供给的机能,因此,母牛进入后1/3妊娠期或正在泌乳期能量需求明显增加。妊娠后期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
· 降低犊牛出生重
· 增加新生犊牛死亡率
· 降低泌乳量
· 降低断奶体重
· 增加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
· 降低受胎率
母牛长期过量摄入能量亦会影响繁殖力,患有母牛脂肪综合症会降低受精的能力,延长产犊间隔。
2 蛋白
蛋白质在多数日粮中居于第二位的营养因素,它是构成动物体内组织的重要物质。如果日粮中能量不能满足动物体的需要,它就将转化体脂和肌肉来补充能量的需求。然而在长期饲喂低蛋白日粮时,体内无物质能补偿蛋白的不足。日粮中缺乏能量或蛋白时会导致蛋白的不足,影响家畜体况。如果在日粮中没有充足的蛋白质,会降低日饲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使整体消化率下降。减少饲料采食量能导致蛋白和能量的不足,因此,临床表现是能量不足。日粮中蛋白含量不足会产生周期性不良的循环,逐渐扩大对动物个体的损害。
3 水分
水分在日粮中是最廉价的营养物质,但它对于家畜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家畜体内水分占其体重的50~70%。成年母牛每天饮水在( 7. 7~ 26. 4)之间,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影响其饮水量,如果动物没有足够的饮用水,动物会出现食欲减退、脱水、甚至死亡。水的质量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水中钠和硫酸盐含量过高能够影响自由采食盐和矿物质。
4 矿物质与繁殖力
矿物质依据生物体需要量或生物体内的含量粗分为常量和微量矿物质,常量矿物质包括: 钙、磷、镁、钾、硫和氯化物;微量矿物质包括: 钴、铜、碘、铁、锰、钼、硒。牧草含量较高的日粮中,通常能提供较充足的钙,但磷缺乏;然而精料含量高的日粮,磷充足而钙和其它矿物质缺乏。微量矿物质缺乏与土壤类型和地理条件有关。一些矿物质如铁、钴含量异常时一般不影响繁殖力。
5 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 绿色植物中富含类胡罗卜素,此称维生素A源,在优质干草中也含有维生素A源,维生素A源在饲料中的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所以维生素缺乏一般发生在晚秋和冬天。妊娠母牛在后1/3妊娠期及产犊初期需要量较高,母牛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大量流泪,移动困难。妊娠母牛可发生流产,胎衣停滞,产犊后子宫感染等,产下的犊牛体弱,失明或死亡;维生素A缺乏的母牛可正常受孕,但下一个发情期会出现胚胎早期死亡,公牛维生素A缺乏会使精液量下降和产生不正常精液,直接影响其受精能力。
维生素D 通过光照和采食干草可获充足的维生素D,维生素D具有促进Ca、P的吸收和在骨骼中沉积的功能,维生素D缺乏很少见,如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矿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骨骼正常发育。对于繁殖母牛在下一个发情期时不表现发情症状。维生素D严重缺乏时会使成牛患软骨病,幼犊发生佝偻病。
维生素E 对于肉牛维生素E的需要量没有精确的定量,维生素E缺乏一般在成年。维生素E和Se相互作用,预防机体组织损伤。犊牛维生素E缺乏会出现“白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