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节养羊的六大关键技术
养羊要抓好日常管理, 勤看勤查, 及时处理防病于未然。冬季天冷、夜长, 牧草枯萎, 饲草营养价值较低, 肉羊羊体热量散失较多, 而这时又正值大多数母羊的怀孕期, 育成羊则进人第一个越冬期, 羊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多, 一旦饲养管理不当, 就会掉膘甚至造成羊只死亡。因此, 养羊生产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 修缮羊舍
羊舍要求坐北朝南、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干燥卫生、保暖性能好,“立冬”前堵塞风洞, 确保屋顶不漏雨、四面不透风、地面不潮湿。对破烂、漏雨、透风的羊舍, 要及时进行修善;进入寒冬,还要在羊舍出口和通风口挂上草帘或棉门帘,防止“贼风”入侵。
2 放牧
秋初早晚凉爽, 中午热, 放牧时应坚持中午避暑, 早出牧, 晚收牧, 适当延长放牧时间;晚秋放牧做到有霜天晚出牧晚收牧;无霜天早出牧, 晚收牧。晚秋放牧还要保暖, 尤其是山区放牧应到牧草长势较好的向阳坡地放牧。冬季除大风雪天气外, 应坚持每天放牧, 特别是在初冬,干树叶仍比较丰富, 耐寒植物也有生长, 这时要抓紧放牧, 晚出早归, 让羊尽量多采食一些青草。
放牧时, 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牧地, 并注意先放阴坡后放阳坡,先放沟底后放沟坡, 先低草后高草, 使羊少走路, 多吃草;要坚持顶风出、顺风归,使羊对寒冷逐渐适应;母羊放在近牧地,育成羊和揭羊放在较远的草地,瘦弱羊单独组群, 放在草多的牧地;加强看管,不使羊吃到带泥的草、有霜的草和雨淋的草。
3 补料
羊白天放牧, 夜间补喂适量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利于消化的精料, 可促长催膘。中期孕羊每只每天补精料0.2 -0.3kg;后期0.45-1kg。哺乳前期每天每只补精料0.5 kg, 产双羔母羊补精饲0.7kg;哺乳中期减至0.3-0.45kg。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还要供给足够的饮水, 添加适量的食盐。
在冬春枯草期, 羊群仅靠放牧很难满足其营养需要, 宜实行半日放牧、半日补饲。这样既可以减少体力消耗, 又有利于保膘、增膘。
另外, 要注意食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添加;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优加星-Y”系列产品,包括1%育肥羊预混料和4%育肥羊预混料。有利于提高羊只的采食量,补充多种营养,降低料肉比,增加养殖收益。
4 配种
秋季母羊膘情好。发情正常, 排卵多, 易受胎, 有利于胎儿发育, 要抓紧抓好母羊配种, 以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一般秋季配种, 春季产羔, 以9月份配种为宜, 来年2 月产羔。母羊1.2-1.5岁即可配种。发情表现为食减, 鸣叫不安, 外阴部潮红肿胀, 阴道流出分泌物, 频频摇尾,发情持续期为1-2d。发情后30-40h开始排卵, 卵子在输卵管内24h有受精能力,故在发情后30h左右配种为最好。
5 保胎
对孕羊饲养管理不当时很容易引起早产和流产。禁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草、禁空腹饮冰清水; 避免惊吓、急跑、跳沟等, 特别是在出人圈门或补饲时要防止互相挤压;禁在怀孕后期进行防疫注射。
6 防疫
秋季是羊各种疾病多发和流行的高峰季节。因此, 秋季应用左旋咪唑或丙苯咪唑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 同时注射有关羊用疫( 菌)苗以预防传染病发生。勤清除羊舍饲料残渣,残草和粪尿, 保持羊舍内干燥清洁。定期用2%火碱溶液, 3%石碳酸或2 %福尔马林液消毒。经常刷拭羊体, 加强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还要防止羊因吃了再生青草和豆科牧草而发肚胀病。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