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羔羊几种常见主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1、感冒
母羊分娩时,断脐带后擦干羔羊身上的粘液,用干净的麻袋片等物包好,把羔羊放在保温的暖舍内,卧床上要铺以较多的柔软干草,以免羔羊受凉。在气温寒冷的情况下,10日内的羔羊应暂不到舍外活动,以防感冒。
羔羊患有感冒时,要加强护理,喂给易消化的新鲜青嫩草料,饮清洁的微温水,防止再受寒。治疗可肌肉注射百乃定或氨基比林等,剂量为每只每次1~2毫升,预防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或碘胺类药物。
新生羔羊
2、肺炎
羔羊出生后10日内,肺炎发病率较高,除由于营养不良、维生索缺乏、断奶过早导致低抗力降低等原因外,也常由于气候多变引起。
预防羔羊肺炎的办法是: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喂足母乳,保持产舍清洁、温暖,勤换垫草,保持舍内空气良好,防止寒风侵袭。
治疗羔羊肺炎可用10~20万单位青霉素或20万单位链霉素,肌肉注射,日注2次。
3、痢疾
羔羊痢疾多见于出生后7天以内的羔羊。病羔不吃奶拉稀,粪便先是灰白色或淡黄色,后变成红色和褐色,并有恶臭味常在2~3天内死亡。
治疗羔羊痢疾可用下列几种方法:①氯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2.5万单位,每日2次。②磺胺脒18(克)、鞣酸蛋白0.2g、碳酸氢钠0.2g,一次内服,日服3次。③对于冬痢,可用党参、炮干姜、炙甘草、白术各等量(羔羊20~80g)煎水降温后内服,每日2~3次,连续服2~3日。④杨树花500g,加水适量,煎汁浓缩至500毫升。每日10~15毫升,1次服完,连服2~3次即愈。
目前利用抗生素治疗羔羊痢疾已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养殖户往往习惯采用广谱高效抗生素类药物,但抗生素在杀灭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对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也有杀灭和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导致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性感染,还会产生耐药菌株,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同时抗生素在动物及其产品中的残留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安全和污染生态环境,并因产品安全问题而影响养殖户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规模化养殖过程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护仔安®C,当羔羊粪便异常时,按每头羊每餐20克灌服,每天2-3 次,连喂3-5天,然后减半再喂3-5天,进行营养护理。该产品不含任何抗生素,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仅能迅速补充机体电解质,帮助宿主消化吸收,还能对肠道益生菌优势菌群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并依靠菌群间的竞争性进行调节,发挥屏障作用,拮抗有害菌的同时防止病原菌的定植,维持并恢复胃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对反刍幼畜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4、口腔炎
3~15日龄的羔羊,时常出现口腔流涎,不肯吸吮母奶的现象,这时若检查口腔粘膜,会发现有充血斑点、小水泡状或溃疡面,说明羔羊已经得了口腔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羔羊消瘦、消化不良,甚至活活饿死。
预防口腔炎,产羔母羊的乳房要保持清洁,尽量做到每天用温水洗刷,发现母羊患乳房炎要及时治疗,对患口腔炎的羔羊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每日1~2次,连续2~3天,另外可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是:将硼砂、冰片、青黛、枯矾各10g,皂角、黄连各5g,研成细末。羔羊患口腔炎时,刚醮水的棉球粘附药末轻轻抹在口腔粘膜上,每日2次,连续2天。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