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胎衣不下病的防治
羊的胎衣不下不仅影响羊的繁殖,而且会继发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产后代谢病等,大大增加了母羊的淘汰率,严重影响了养羊的经济效益。
1
发病原因
引起羊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本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饲养管理因素,二是疾病因素,三是遗传因素。
1.1 饲养管理因素
做为一个饲养者,往往忽视管理的环节,不重视羊的产房环境卫生、不提供合适的运动场所、助产方式不当、不能有效控制应激反应(如冷、热的刺激等)等,会人为造成羊的产后胎衣不下。羊产前最后2-3 周如果饲料中缺乏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直接会影响羊的生产性能,增加胎衣不下发生的机率。
如果产前羊饲料中的脂肪、蛋白质不足,会导致羊膘情不好,身体虚弱,产后无力排出胎衣,使胎衣滞留子宫内时间过久,便可发生产后胎衣不下;如果产前饲料中的脂肪、蛋白质过高,羊的膘情过好,易造成产前羊肥胖综合症,及胎儿过大,造成产后羊采食量下降,机体的产力不足导致胎衣不下;产前10-15d 日粮中钙过高、镁过低或阳离子盐过高,会增加产后产乳热的发病率,必然会引发胎衣不下。正常是采用低钙日粮,形成负平衡钙,增加阴离子盐,酸化日粮,降低血液的酸碱度,刺激甲状旁腺素在产前的释放,提高钙磷的吸收率,减少产后产乳热的发生,使胎衣不下的发生率降低,增强羊的消化机能,使羊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VA 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眼结膜等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的维护者,同时也是上皮细胞的合成粘多糖和组织的氧化过程的参与者,如果维生素缺乏,会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另外VE、VD、硒和碘等元素的缺乏也会引起羊的胎衣不下的发生。
1.2 疾病因素
子宫内膜炎会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子宫内膜及胎盘发炎,继而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发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从而引起胎衣不下;子宫收缩无力、弛缓的羊无法使胎衣脱落,从而引起羊胎衣不下的发生;另外早产、难产及其它一些不正常的分娩情况也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1.3 遗传因素
如果母羊第一次生产后发生了胎衣不下,第二次生产仍然发生胎衣不下,则说明该羊的发病具有遗传性,可以考虑对该母羊进行陶汰。
2
治疗措施
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药物治疗:静脉注射20% 葡萄糖酸钙、25% 葡萄糖液各300mL,1 次/d;肌肉注射催产素及己烯雌酚,因此子宫此时对催产素敏感度较差故在应用催产素的同时应配合己烯雌酚,增强子宫的敏感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量,同时要注意观察,以防发生意外。手术治疗:在产后72h 之内,对于胎衣易剥离的羊,可采用剥离法进行剥离,剥离后向子宫内撒一些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等),1 次/d,一般连用3-4 次,以防感染,对于难剥离的胎衣,切不可强行剥离,否则会出血及对子宫的伤害。
3
主要预防措施
对膘情差的羊要适当增加精饲料,对膘情好的羊要减少精饲料,多喂干草,通过调节饲料中精饲料(蛋白质)的量,可大大降低胎衣不下的机率。另外,在精饲料中添加0.5%-0.8%的“牲命1号C”,该产品富含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过瘤胃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可大大减少母羊患胎衣不下的几率。

40066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