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殖 > 养羊技术 > 内容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02 11:02:25   |    分享    加入收藏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羞明流泪,结膜和角膜炎,角膜混浊和溃疡。本病不是一种致死性疫病,但由于局部刺激和视觉扰乱,妨碍行走和采食,体重减轻,奶山羊产奶量降低,生长发育减缓等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山羊的生产性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我国侯从远等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报道了从奶山羊病眼中分出立克次氏体,人工感染健康奶山羊,可发生同样的眼病。
    (一)病原体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自1931年Coles氏在南非首先发现病羊眼结膜上皮细胞中有一种立克次氏体,并命名为结膜立克次氏体的报道以来,迄今为止从山羊眼中分离出或证实的病原微生物中,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  、结膜支原体所致。鹦鹉热衣原体和结膜支原体均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鹦鹉热衣原体属衣原体目,通常呈球形,直径0.2-1.5微米,呈革兰氏阴性。可通过实验动物、鸡胚卵黄囊和细胞组织培养增殖。结膜支原体为软壁菌门、柔膜菌纲 兼性厌氧,可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营养要求高于一般细菌,除基础营养物质外,还需加人10%-20%的人或动物血清。菌落微小(<1毫米),典型菌落为煎蛋形。
    尽管目前认为鹦鹉衣原体和结膜支原体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但在病羊眼内大多可分离出摩拉氏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常存在于患羊的结膜囊、鼻沮管和鼻分泌物中,随眼分泌物排菌。病愈后,本病原仍长期存在于眼分泌物中,使得本病可能从一季度传至另一季度。
    2.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途径仍不十分明确。通常同种动物通过直接或密切的方式,如头部互相摩擦、打喷嚏、咳嗽而传染。蝇类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一般不同种类的宿主之间相互不能传染,如山羊和牛之间不能交互感染。
    3.易感动物
    乳牛、黄牛、水牛、耗牛、绵羊、山羊、马、骆驼、鹿和猪等动物均可发生本病。在上述动物中,以牛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其他动物发病较少。
    4.流行特征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山羊均有易感性,以幼龄、青年山羊发病率最高,甚至出生后数天的山羊羔也能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0月份发病最多。一旦发病,传播迅速,1周之内可波及全群。奶山羊的发病率可达40%-100%。多呈地方流行性或流行性。强烈日光(紫外线)照射、刮风、外伤、尘土、羊舍狭小、空气污浊、氨浓度过高等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7天。患羊全身症状不明显,多数无体温反应,少数于病的严重期,体温可达40.9度。 病初呈结膜炎症状,畏光、流泪、眼睑半闭。眼内角流出浆性或粘性分泌物,不久变成 脓性。结膜和眼睑红肿,其后发生角膜炎和角膜溃疡。随病的发展,结膜_L的血管伸向角膜在角膜边缘形成红色充血带。由于炎症的蔓延,可继发虹膜炎。角膜在病初一般变化不大,经1-4天后角膜混浊,起初半透明、浅灰色,以后混浊度逐渐增加,呈云黔状。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瘫痕。有时发生眼前房积脓或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造成永久性失明。多数患病山羊为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病程一般为20天左右,短者 7天,长者40天。多数能痊愈,少数病羊因角膜黔、角膜穿孔而失明,最终被淘汰。
    (四)诊断
    本病主要流行于5-10月份,羊群一旦发病,传染迅速,发病率高。以幼龄、青年山羊多发,患羊出现一侧性或两侧性结膜和角膜炎即可初步诊断为本病。必要时可作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原加以确诊。
    (五)防制措施
    (1)隔离病羊,单独圈养。加强护理,避免与健康羊接触。健康羊要远离发病羊群放牧,杜绝病羊健羊互相接触,减少扩大传染。
    (2)不引进病羊和带菌山羊,严格杜绝传染源的传人。
    (3)在夏秋季要注意灭蝇,避免强日光照射和灰尘的刺激,将患羊安置在暗和无风的地方,防止眼外伤等,均可降低发病率。
    (4)患羊隔离后,尽快采取治疗措施。先用2%-4%硼酸水冲洗,拭干后滴人澳乙菲吮,或螺旋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其他广谱抗菌素眼膏,每日2次,1周后可以痊愈。也可用0.5-1.0克红霉素,先以5-10毫升注射水溶解后,再加人5%葡萄糖液30- 60毫升,颈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角膜穿孔可吹敷甘汞粉,或滴人红药水。角膜混浊或角膜翁时,可涂1%一2%黄降汞软膏。每天2次,或用三砂粉(硼砂、朱砂、硒砂各等份研细末)吹人眼内,每日2-3次。对严重血管翁和炎症的患眼用皮质类固醇注人结膜下,或采病羊全血10毫升,立即注人眼睑皮下均有疗效。 用1.5%硝酸银溶液在结膜内滴5一6滴,有一定预防作用。
联系绿叶动保
4006616135
湖南绿叶动物保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30124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