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奶牛的全面营养决定后期的生产力,请重视后备奶牛的饲养
我国大部分牧场采用露天散栏饲养后备奶牛。那么在冬季寒冷或是夏季炎热的条件下,后备奶牛会处于较为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对于没有产出的后备奶牛,很多牧场都是本着节省成本的观念来培育,以致给后备奶牛提供卫生不达标的低质日粮,再加上粗饲料切割过长,从而造成后备奶牛挑食、生长不均、吐草团、异食癖、青围产牛腹下水肿比例高、乳房充盈度差、胎儿初生重变异度大和头胎牛泌乳高峰延迟等问题。其实,很多情况下,牧场饲料配方并没有问题,但是培育出来的后备奶牛有问题,这说明改变对后备奶牛培育观念要比饲养技术本身更重要。
如何改变后备奶牛的饲养现状?
首先需要严控饲料原料品质,优化饲料原料物理结构,要使用优质(卫生合格)低质(纤维质量差)的粗饲料,再者在考虑奶牛的挑食程度、TMR制作的难易程度、奶牛日粮的健康程度、奶牛日粮DMI的提升和奶牛日粮的成本控制因素的情况下,优化日粮物理结构。
建议牧场后备奶牛粗饲料使用原则:青贮为主,干草为辅;粗料从低,精辅从多;结构为先,健康为王;效率为先,成本为王。若不具备优质(卫生合格)低质(纤维质量差)粗饲料,可以通过限饲、减少推料频次和增加日粮水分等稀释营养浓度来控制采食量,但该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控制饲养密度。
优化奶牛日粮的营养结构要把控制物理结构放在第一位,因为营养搭配再好,如果物理结构做不好的话,则无法保证奶牛的营养摄入量。使用优质(卫生合格)低质(纤维质量差)粗饲料优化后备奶牛日粮结构便于奶牛体况的控制、奶牛瘤胃健康的调节、奶牛产量的提高、牛奶质量的改善和奶牛日粮的成本控制。
培育好后备奶牛一定要在饲料品质、日粮制作以及对奶牛健康和福利的管理上下功夫。
